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寮佐的意思、寮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寮佐的解釋

屬官。《晉書·杜預傳》:“ 鐘會 伐 蜀 ,以 預 為鎮西長史。及 會 反,寮佐并遇害,唯 預 以智獲免。”《新唐書·張玄素傳》:“上惟東宮之重,高署賢才為寮佐,今乃不得進見,将何以朝納誨、夕補遺哉?”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八:“及開宴,召寮佐飲酒,則笑歌歡謔,釋然無間。”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相國 溫公 ,時鎮 ************ ,一日,宴寮佐於 秀野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寮佐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官府中輔佐主官的屬吏或下屬官員。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1. 核心釋義

    指古代官署中協助長官處理政務的屬官、佐吏。強調其在官僚體系中的輔助性和從屬地位,是長官行政事務的具體執行者或參謀人員。

  2. 詞源與結構

    • 寮 (liáo): 本義指小窗,引申為“同官署”、“同僚”。《說文解字》釋為“穿也”,段玉裁注引申指“同官為寮”。在“寮佐”一詞中,“寮”指代官署或同僚群體。
    • 佐 (zuǒ): 本義為輔助、幫助。《說文解字》釋為“助也”。在“寮佐”一詞中,“佐”指輔助之人,即屬吏、助手。

      因此,“寮佐”可理解為“官署中的輔助者”或“同僚中的助手”,特指下級官吏。

  3. 古代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史書和古代典籍,用以描述官僚體系内部關系:

    •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溫(桓溫)燕龍山,寮佐畢集。” (意為:九月九日,桓溫在龍山設宴,下屬官員全部聚集。)此例說明“寮佐”指代主官的下屬官員群體。
    • 《宋書·武帝紀上》:“(劉裕)乃馳還京邑,高祖(劉裕)大悅,語寮佐曰…” (意為:劉裕于是騎馬返回京城,高祖非常高興,對下屬官員說…)此例表明“寮佐”是主官(此處為劉裕)可與之交談、下達指令的對象。
  4. 與現代“僚佐”的關系

    “寮”與“僚”在古代常通用,“寮佐”亦可寫作“僚佐”,意義完全相同。現代漢語中,“僚佐”的使用頻率高于“寮佐”,但兩者所指一緻,均屬曆史詞彙。

  5. 同義詞與近義詞

    在古籍中,與“寮佐”意義相近的詞包括:

    • 僚屬: 指同一官署的屬吏或下屬。
    • 屬吏: 直接點明是下屬官吏。
    • 佐吏: 強調其輔助職能。
    • 掾屬: 漢代以後對佐助官員的通稱。

“寮佐”(或“僚佐”)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專指古代官署中輔助主官處理公務的下級官員或屬吏群體。其核心在于“輔助”與“從屬”關系,常見于描述古代官僚體系的文獻記載中。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寮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寮佐”指古代官署中輔助主官處理事務的屬官,即協助上級處理文書、行政等具體事務的副職或下屬人員。例如《晉書·杜預傳》提到鐘會伐蜀時,杜預因智謀免于寮佐被害之難,說明其身份為輔助性官員。

二、字源解析

三、曆史用例

  1. 《新唐書·張玄素傳》:唐太宗重視東宮官員選拔,以“高署賢才為寮佐”,體現其作為太子屬官的重要性。
  2. 宋代《墨客揮犀》:記載官員宴請寮佐時“笑歌歡謔”,反映其與主官關系密切。
  3. 清代《閱微草堂筆記》:進一步佐證該詞在曆代文獻中的延續使用。

四、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晉書》《新唐書》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草霜傍覽保墒遍曆碧空如洗撥曆不無小補不知紀極不知老之将至采椽乘利扯線宮戲出科出口湊聚大奔丹鑰倒販翻謄逢機立斷浮飄飄輔翊剛兵光影國冠海虎絨鶴拓胡服騎射靜睇驚倏咎徵開扶廊腰缦回蘭锜料兵淩波仙子靈芬靈姻卯君悶若盆吊芘藾青鋪鵲岸髯參軍人黎惹怒上宅聲聲口口霜晖水屮順口殊選徒讀父書誣罔無作霞駮香币效情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