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廖仲恺的意思、廖仲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廖仲恺的解釋

廖仲恺(1877-1925) : 廣東歸善(今惠陽)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加入同盟會。1922年後積極協助*********改組國6*6*黨。曾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國6*6*黨中央執行*********常委和工人部、農民部部長。*********逝世後,忠實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後被暗6*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廖仲恺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國民黨左派領袖,其生平與貢獻可從以下四方面概括:

一、身份背景

原名廖恩煦,字仲恺,號夷白,出生于美國舊金山,祖籍廣東歸善縣(今惠州市惠陽區)。早年留學日本,先後就讀于早稻田大學、中央大學,主修政治經濟。與何香凝結為革命伴侶,共同投身反清鬥争。

二、革命活動

  1. 同盟會與辛亥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籌備工作,負責與海外華僑聯絡并籌措經費。
  2. 協助孫中山:1922年後推動國民黨改組,促成“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核心人物。
  3. 軍事教育:曾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培養軍事人才。

三、政治貢獻

四、遇害與評價

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遭暗殺,終年48歲。其堅持三大政策、維護國共合作的立場被視為國民黨左派旗幟,被追認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先驅”。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史料,部分細節可通過來源網頁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廖仲恺》的意思

《廖仲恺》是一個漢字詞組,表示對廖仲恺這個人的稱呼。廖仲恺是中國近代曆史上的一位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和革命先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成部首來看,廖(廴 + 尞)部,仲(亻+ 中)部,恺(忄 + 青)部。

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廖仲恺共有13筆畫。

來源

《廖仲恺》的來源是以廖仲恺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先驅命名的。廖仲恺在中國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積極參與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争,為中國的獨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繁體

在繁體字中,廖仲恺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相對簡單,廖仲恺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廖仲恺是中國革命的先驅,他為國家的獨立奮鬥終生。

2. 曆史上有許多人向廖仲恺學習革命精神。

組詞

1. 廖某人(指廖姓的某個人)

2. 仲恺學院(以廖仲恺命名的學府)

近義詞

廖仲恺沒有明确的近義詞。

反義詞

廖仲恺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