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寥阒的意思、寥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寥阒的解釋

亦作“ 寥閴 ”。1.寂靜。《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南朝 梁 蕭子範 《直坊賦》:“何坊禁之寥閴,對長庭之蕪永。門幽幽而重閉,室愔愔而内靜。” 唐 杜甫 《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詩:“君意人莫知,人間夜寥闃。” 宋 儲永 《祛疑說》:“夫幽深寥閴,淪寂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者,推本則無也。”

(2).孤寂。 宋 周密 《志雅堂雜抄·圖畫碑貼》:“及機士登焉,則寥閴戃怳,愁懷情累矣。” 清 恽敬 《<聽雲樓詩鈔>序》:“ 黃庸之 搆 聽雪篷 ,而題其集曰《雪篷》,蓋詩人於蕭閒寥闃之時多所慨寄,故名之如是。” 清 無名氏 《小青傳》:“姬自後幽憤悽惻,俱托之詩或小詞,而夫人後亦旋宦遠方,姬益寥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寥阒”(liáo q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含義和用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寂靜
    指環境或氛圍的安靜、清冷,常與自然場景或孤寂的場所關聯。例如南朝梁蕭子範的《直坊賦》中“何坊禁之寥閴”,形容宮禁之地的寂靜(、)。

  2. 孤寂
    帶有情感色彩,多用于表達心境上的孤獨冷清。如宋代周密《志雅堂雜抄》中“寥閴戃怳”描述因孤寂而恍惚的狀态()。


二、引證與文學用法


三、用法特點

  1. 同義異體:古籍中亦寫作“寥閴”,如《藝文類聚》引文()。
  2. 語境關聯:多用于描寫空間(如庭院、山林)或時間(如深夜)的寂靜,或引申為内心孤寂感。
  3. 現代適用性:當代已罕見使用,常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創作中。

建議在引用時注意上下文適配性,避免現代口語化場景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寥阒的意思

寥阒是形容一種清冷而孤寂的意境。它可以用來形容環境冷落,人迹稀少,或者心境寂寞,情緒凄涼。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寥阒是一個雙音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寥的部首是宀,阒的部首是門。寥的總筆畫數是12,阒的總筆畫數是9。

來源

寥阒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荀子·非相》一書中。寥有稀疏之意,阒有空曠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表達了環境冷落、孤寂清冷的意境。

繁體

寥阒的繁體字是曹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寥的寫法為宀小丁,阒的寫法為門闩。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演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例句

1. 整個房間裡彌漫着一種寥阒的氛圍。

2. 雨後的街道顯得十分寥阒。

組詞

寥阒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 寥寥無幾:形容數量非常少。

- 阒寂無聲:形容環境十分寂靜。

- 寥寥可數:形容數量非常少,可以一一數清。

近義詞

寥阒的近義詞有幽寂、冷落、冷寞、蕭索。

反義詞

寥阒的反義詞有熱鬧、繁忙、擁擠、熱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