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蓼蟲的意思、蓼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蓼蟲的解釋

寄生于蓼間的蟲。《楚辭東方朔<七谏·怨世>》:“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王逸 注:“言蓼蟲處辛烈,食苦惡,不能知徙于葵菜,食甘美,終以困苦而癯瘦也。” 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蓼蟲避葵堇,習苦不言非。”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桂蠹蓼蟲》:“《楚辭》注:桂蠹以喻食祿之臣,蓼蟲以喻放逐之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蓼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一、字面含義
指寄生在蓼類植物上的昆蟲。蓼是一種味道辛辣的草本植物,蓼蟲因長期寄生于此,習慣苦澀環境而不遷徙,如《楚辭·七谏·怨世》中“蓼蟲不知徙乎葵菜”(王逸注:蓼蟲安于辛烈環境,不知遷移到甘美的葵菜上)。此意象常被用于比喻安于困境、不願改變的人,如南朝鮑照詩句“蓼蟲避葵堇,習苦不言非”。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因蓼蟲體型微小且依附于普通植物,故引申為形容渺小、不值一提的存在。
  2. 暗含批判性:強調因長期習慣惡劣環境而喪失進取心,如王粲詩句“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谘”暗含對這種固守狀态的否定。

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詞,通過自然意象傳遞哲理,如借蓼蟲諷刺目光短淺或安于現狀者,亦用于自喻表達隱忍心境。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相關詩詞,可參考《楚辭》、鮑照《代放歌行》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蓼蟲》的意思

《蓼蟲》(liǎo chóng)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蓼草上的小蟲。蓼草是一種常見的水生植物,蓼蟲是蓼草上常見的昆蟲。蓼蟲在古詩詞中也被用來象征微不足道的小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蓼蟲》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虍”,其中“艹”表示植物類部首,“虍”表示虎類部首。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可以确定蓼蟲的發音和意義。

《蓼蟲》的筆畫總數為13畫,其中“艹”部為4畫,“虍”部為9畫。

來源和繁體

《蓼蟲》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太平廣記·文學·小閑》,在該篇文章中描述了蓼草上的小蟲。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廣泛流傳,并逐漸成為一個固定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蓼蟲”保持了與簡體字一緻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蓼蟲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有時候會将“蓼”寫作“蒗”,而将“蟲”寫作“蟲”。這種差異主要是受當時地域和個人寫作習慣的影響。

例句

1. 這個問題就像蓼蟲一樣微不足道。

2. 忙碌的人們常常忽略了周圍的蓼蟲和鳥語。

組詞

1. 蓼草:指蓼蟲常出現的植物。

2. 蟲豸:古代文言中指昆蟲的泛稱。

近義詞

螞蟻、蠅蟲、昆蟲

反義詞

大象、獅子、老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