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潦草的意思、潦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潦草的解釋

(1) [hasty and careless;illegible (hand-writing)]∶字不工整

字迹潦草

(2) [sloppy;slovenly]∶不仔細;不認真

幹活兒潦草

(3) [dejected;dispirited]∶頹喪;失意

潦草生涯

詳細解釋

(1).草率;不認真。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冰鑑不容心潦草,風簷寧復眼昏花。”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二:“﹝ 吳三桂 ﹞以十七年三月朔,郊天即位……適大風雨,潦草成禮而罷。”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三章:“ 楊雪 對這倉促的決定,難免會有一些意見,因為一個姑娘對她一生的大事,總是不喜歡過于潦草。”

(2).字不工整。 宋 嶽珂 《寶真齋法書贊·龔原<南康帖>》:“遽中作復潦草,尚冀道照,不宣。”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落漈》:“‘予有書一冊’……言次出諸袖中,盡符籙耳,抄寫亦甚潦草。” 茅盾 《<腐蝕>序》:“字迹有時工整,有時潦草。”

(3).頹喪,失意。 元 喬吉 《折桂令·自叙》曲:“厭行李程途,虛花世态,潦草生涯。” 清 史麟 《台城路》詞:“澹月襟懷,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 李光 《集詩述感》:“ 賈生 年少 阮生 狂,潦草風塵困一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潦草”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迹不工整
    形容書寫時态度草率,筆畫淩亂,字迹難以辨認。例如:“字迹潦草”。
    擴展引申:也可用于形容繪畫、設計等創作中線條或細節處理粗糙,缺乏細緻(如“畫畫潦草”)。

  2. 做事不認真
    指處理事務時敷衍馬虎,缺乏細緻态度。例如:“工作潦草”“浮皮潦草”。

二、引申含義

  1. 頹喪或失意(古義/文學用法)
    在古典文學中可表示心境低落或生活狀态困頓,如元曲“潦草生涯”。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語境。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提示

例句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潦草的意思

潦草是形容一種字迹或書寫方式的形容詞,意思是字寫得快且不工整,不規範。形容物品或行為時,潦草一詞常常傳達出粗糙、不認真或隨意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潦(水部):由水字旁構成。

草(艸部):由艸字旁構成。

綜合來看,潦草這個詞共有8個部首和22個筆畫。

來源

潦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張釋之書》中,意思是指兒童的乳名。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形容字迹潦草、書寫不工整的意思。

繁體

潦草的繁體字是「潦草」,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查找潦草一詞的古字形,可以看到潦字的左邊是一隻手,表示手在水中顫動的様子,草字則是三顆葉子排列在一起形成。

例句

他的字寫得很潦草,幾乎看不清楚。

教科書中的标記非常潦草,讓人難以理解。

組詞

潦草的組詞有:潦草不堪、潦草之作、潦草可恥等。

近義詞

與潦草意思相近的詞有:潦倒、敷衍、草率、草率從事等。

反義詞

與潦草意思相反的詞有:認真、細緻、規範、工整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