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鎮的意思、廉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鎮的解釋

觀察使的别稱。廉,通“ 覝 ”。《舊唐書·李德裕傳》:“ 德裕 身居廉鎮,傾心王室,遣使獻《丹扆箴》六首。” 清 梁章鉅 《稱謂錄·按察使》:“廉鎮,即觀察使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鎮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主要義項,均屬古代用詞:

一、古代官職稱謂

指節度使的别稱,特指唐代中期以後掌管地方軍政大權的官員。

釋義依據:

“廉”取“考察、監察”之意(《漢語大詞典》“廉”字條釋義四),而“鎮”指軍事重鎮或鎮守使職。二者結合代稱執掌監察與軍事的地方高官。唐代節度使集行政、財政、軍事權于一體,常被尊稱為“廉鎮”。

古籍用例:

《新唐書·百官志》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颛誅殺”,其職權涵蓋監察吏治,故有“廉鎮”之稱。

二、曆史地名

指唐代邕州(今廣西南甯) 所轄的羁縻州,屬嶺南道。

釋義依據:

“廉”為地名通名(今廣西合浦一帶古稱“廉州”),“鎮”指軍事轄區。唐代于邊疆設羁縻州,邕州廉鎮為管控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單位。

地理文獻佐證:

《讀史方輿紀要·廣西二》載:“唐置邕州都督府,領羁縻州二十六,廉鎮其一也”。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廉"字釋義:

    http://www.hydcd.com/cd/htm15/188887.htm

  2. 《新唐書·百官志四》,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賀次君點校本,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廉鎮”是一個古代官職的别稱,具體釋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含義
    廉鎮指觀察使的别稱,其中“廉”通“覝”(意為察看),“鎮”取安定、鎮守之意。該稱謂主要用于唐代及清代文獻中,代指負責監察地方政務的官員。

  2. 曆史出處

    • 唐代《舊唐書·李德裕傳》記載:“德裕身居廉鎮,傾心王室”,表明李德裕曾擔任此職并效忠朝廷。
    • 清代梁章钜《稱謂錄·按察使》明确解釋:“廉鎮,即觀察使也”,說明清代時廉鎮與按察使職能相關。
  3. 職能演變
    觀察使是唐代設立的監察官職,負責巡查州縣、考核吏治;清代按察使則主管一省司法與監察,兩者職能均包含“廉鎮”所強調的監察與鎮守性質。

  4. 字義補充

    • 廉:本義為廉潔、低廉,此處引申為“覝”的假借字,含監察之意。
    • 鎮:原指壓制、安定,後衍生為鎮守地方的要職。

“廉鎮”是古代對監察類官職的雅稱,需結合具體朝代文獻理解其職能範圍。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保秘陂海邊野財運亨通齒後音俦伴鹾綱達命登第鞮靺敵人翻引錢雰圍分則高哲拱圈诂解衮衣綉裳鼓颡海凫酣燕畫黛回頭堅靭解慢晶頂坎兒口訴姱娥睖睜連矢隆正買路面決年盡歲除扭别偏軌頗偏勸導铨曆缺蟾緛短阮宗入立沙版善舉善覺沈邃詩輯水母水芸纾寬淑類宿火胎甲通賓突險萬壽節霞錯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