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斂索的意思、斂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斂索的解釋

搜刮索取。 唐 白居易 《重賦》詩:“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斂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強行征收財物"的行為,在古代文獻和現代漢語中均具有特定語境下的使用規範。根據《漢語大詞典》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釋義,該詞可拆解為以下五個維度的闡釋:

一、基本釋義 "斂索"由"斂"(liǎn)與"索"(suǒ)兩個語素構成,作動詞使用,特指官吏或權勢者通過強制性手段征收財物。《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強行征斂索取",強調行為實施者的強制性與被征者的被迫性特征。

二、語源解析

  1. 單字溯源:據《說文解字》釋義,"斂"本義為收聚谷物,《周禮》鄭玄注引申為賦稅征收;"索"在甲骨文中象繩索絞結之形,後衍生出"求取"義項。
  2. 複合構詞:二字組合産生語義強化效果,凸顯系統性、持續性的征斂行為,《資治通鑒》胡三省注雲"官吏苛斂,如索求無度",精準概括其核心語義。

三、用法特征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吏的橫征暴斂,如《新唐書·食貨志》載"刺史多遣吏斂索",現代漢語中則延伸至權力濫用的象征性表述。其搭配對象多為"賦稅""錢糧"等經濟資源,行為主體通常具有官方或準官方身份。

四、近義辨析 相較于"征收"的中性表述,"斂索"帶有明顯貶義色彩;與"搜刮"相比,更強調利用制度性權力實施掠奪。這種語義差異在《古代漢語詞義辨析詞典》中有系統論述。

五、權威引證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修訂版)第8冊第543頁明确标注該詞條,引《宋史·洪皓傳》"拒金人斂索"為典型用例;《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在"賦役制度"條目下亦多次援引該詞說明古代財稅弊端。

網絡擴展解釋

“斂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與“征收、索取”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通過權力或強制手段征收、索取財物,常帶有貶義,多用于描述官吏橫征暴斂的行為。例如唐代白居易《重賦》中“斂索無冬春”即批判官吏全年無休的搜刮。

  2. 字義分解

    • 斂(liǎn):意為收集、征收,如“橫征暴斂”;也可指收斂、約束。
    • 索(suǒ):意為索取、搜尋,如“索要”“勒索”。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辨析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玻璃不文不武池鳳遲疑詞目催化裂化達哈大叫喚等身齊钿螺翻陷風窗撫弄怪誕後省堅陳見天見晩交年警戒水位驚訝金雞納霜救火會激抮君側孔照款叙酹祀離垢地犁庭掃穴卵囊輪箘掄選毛發聳然毛廧麻糖渺漫冥化慕尚虐暴品服洴澼絖挈挈壤末桑屐掃地夫商暮塽垲摅寫死硬松瘦蒐集沓來麕至袒蕩歎絶天妖投資公司,投資信托公司土系物證下浄遐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