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懼的意思、禀懼的詳細解釋
禀懼的解釋
亦作“禀懼”。敬慎戒懼。 唐 李翺 《左仆射傅公神道碑》:“凡從公将卒,本與公同立於樂壽者,皆禀懼不敢越條令以侵物。”
詞語分解
- 禀的解釋 禀 ǐ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賦。 指下對上報告:禀報。禀複。回禀。 筆畫數:; 部首:示; 筆順編號:
- 懼的解釋 懼 (懼) ù 害怕:恐懼。懼怕。懼憚。懼怯。懼色。臨危不懼。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禀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ǐng j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敬慎戒懼,即心懷敬畏、謹慎行事的态度。該詞由“禀”(承受、恭敬)和“懼”(畏懼、謹慎)組合而成,強調在行為或心理上既保持恭敬又帶有警惕性。
2.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李翺的《左仆射傅公神道碑》:“凡從公将卒,本與公同立於樂壽者,皆禀懼不敢越條令以侵物。”。此句描述将士因敬畏而嚴格遵守法令,體現“禀懼”的實際應用場景。
3.單字解析
- 禀:本義為“承受、禀告”,引申為恭敬、遵從(如“禀承”)。
- 懼:意為“害怕、戒慎”,強調心理上的謹慎與警惕(如“臨危不懼”)。
4.近義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近義詞包括“敬畏”“戒慎”等,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或文學分析中。
“禀懼”融合了恭敬與謹慎的雙重含義,反映了古代對行為規範和心理态度的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碑文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禀懼(bǐng jù)是指因為内心的畏懼而不敢或不願意做某事。下面我來為您梳理一下有關禀懼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禀(示+禾)部首示,五畫;懼(心+具)部首心,十二畫。
來源:禀懼一詞來自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司肆》一篇中,意為向上報告懼怕之心。
繁體:禀懼(bǐng jù)。
古時候漢字寫法:禀在古代字體中的一種古寫形态為䘏,懼在古代字體中的一種古寫形态為憇。
例句:我禀懼着向上級彙報這個事情的結果。
組詞:禀報、禀告、禀承、心懼膽寒。
近義詞:恐懼、害怕、畏懼。
反義詞:勇敢、大膽、無畏。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