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使的意思、廉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使的解釋

官名。指 唐 觀察使、 宋 元 廉訪使以及後世的按察使。廉,通“ 覝 ”。 唐 張九齡 《<故襄州刺史靳公遺愛銘>序》:“ 開元 十二年,以理跡尤異,廉使上達,天子嘉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謝廉使 道:‘此人梟獍為心,豺狼成性,誠然王法所不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廉使”是一個曆史官職名稱,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官職釋義

  1. 核心職能
    指古代負責監察、巡察地方吏治的官員,主要職責包括監督官員廉潔、審理案件等。唐代稱“觀察使”,宋元時期稱“廉訪使”,明清時期演變為“按察使”。

  2. 詞源考據
    “廉”通“覝”(lián),意為察訪、考察,體現該官職的監察性質。


二、引申含義

  1. 清廉使臣的代稱
    因“廉使”職能與廉政相關,後也用于代指廉潔正直的官員或外交使節。如唐代劉長卿詩句“明君加印绶,廉使托惸嫠”即贊頌清廉使臣。

  2. 文化象征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被賦予道德寓意,如《二刻拍案驚奇》中“謝廉使”形象,象征公正嚴明的司法者。


三、例句與文獻


四、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廉使”一詞已不常用,但其核心含義融入“廉政”“監察”等概念,成為反腐倡廉的曆史文化符號。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朝代職能演變,可參考《唐會要》《元史·百官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廉使

《廉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廉”和“使”兩個部分組合而成。

廉:字頭為“廣”字部,字尾為“㇀”字旁,共12畫。表示廉潔、正直的意思。

使:字頭為“亻”字部,字尾為“又”字旁,共8畫。表示派遣、命令的意思。

來源:《廉使》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七律賦》中,形容官員廉潔自律,勤勉盡責。

繁體:《廉使》的繁體寫法為「廉使」。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廉使》的古代寫法為「廉使」。

例句:他被任命為廉使,以監督官府的廉政。

組詞:廉潔、廉政、廉價、使命。

近義詞:清廉、公正、正直。

反義詞:貪污、腐敗、不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