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練形術的意思、練形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練形術的解釋

道教謂修煉形體,以期脫胎換骨,位登仙品。《南史·劉劭傳》:“時道士 範材 修練形術,是歲自言死期,如期而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練形術"是中國古代道教修煉體系中的重要概念,特指通過特定的身體鍛煉方法,達到強健體魄、延年益壽乃至追求長生的一種修行技術。其核心在于對"形"(即人的肉身)進行有意識的鍛煉與轉化。

  1.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練(鍊): 本義為冶煉金屬,引申為反複操作、修習使之精熟、純熟。在道教語境中,"練"常與"煉"相通,含有鍛煉、提煉、轉化之意。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形: 指人的形體、身體、肉體。與"神"(精神、意識)相對,是構成生命的兩大基本要素之一。來源:《漢語大詞典》。
    • 術: 方法、技術、技藝。
    • 綜合釋義: "練形術"即指通過一系列特定的、反複練習的身體動作、呼吸方法或導引技巧,來鍛煉、調養、轉化乃至升華人的形體,使之強健、柔韌、充滿活力,最終達到祛病延年、長生久視或與"神"相合境界的修煉方法和技術。來源:《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編)。
  2. 具體内容與目的:

    • 強身健體: 這是最基礎的目的。通過各種肢體伸展、屈伸、按摩、拍打等動作(如導引術),疏通經絡,活動筋骨,增強體質,防治疾病。來源:《黃帝内經·素問》中關于導引、按蹻的記載(理論基礎)。
    • 配合服氣/行氣: 練形術常與呼吸吐納(行氣、服氣)緊密結合。特定的肢體動作有助于引導内氣(炁)在體内運行,促進氣血流通,滋養髒腑。來源:《抱樸子内篇·釋滞》(葛洪著)。
    • 追求長生(仙道): 在道教修仙理論中,長生需要"形神俱妙"。練形術被視為"固形"、"保形"的重要手段,是"性命雙修"中"命功"(側重身體)的核心内容之一。通過練形,使肉體堅固、不易衰朽,為更高層次的"煉神"打下基礎。來源:《雲笈七籤》等道教典籍。
    • 形神相合: 最終目标是使形體與精神高度和諧統一,達到身心康泰、延年益壽甚至超越凡俗的境界。
  3. 相關概念與背景:

    • 與導引術的關系: 導引術(如五禽戲、八段錦等)是練形術最主要、最典型的表現形式和實踐方法。導引通過模仿動物或設計特定動作來鍛煉身體。來源:《諸病源候論》(巢元方著)中記載的導引法。
    • 與内丹術的關系: 在成熟的内丹修煉體系中,練形術(尤其是配合呼吸的動功)常作為築基階段的基礎功夫,為後續更精微的煉精化氣等步驟做準備。來源:《鐘呂傳道集》。
    • 哲學基礎: 基于道家"貴生"、"形神合一"的思想,認為身體是生命的載體和修道的根基,不可忽視。來源:《老子》、《莊子》。

"練形術"是中國道教文化中關于身體修煉的核心術語,指代一套旨在通過特定身體鍛煉(主要是導引動功)來強健體魄、疏通氣血、固養形體,最終服務于祛病延年、長生久視或形神合一之目标的系統修煉方法和技術。它體現了古人對身體健康與生命奧秘的深刻探索和實踐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練形術”是道教中的一種修煉方法,其核心含義及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通過特定的形體修煉方式,追求肉體與精神的升華,最終達到“脫胎換骨”的境界,從而位列仙班。這一概念強調通過外在形體的錘煉與内在修為的結合。

  2. 修煉目的
    道教認為,通過“練形術”可突破凡胎的限制,實現生命層次的躍遷。如《南史·劉劭傳》記載,道士範材修習此術,甚至能預言自己的死期并應驗,側面反映了古人對該術與生死關聯的認知。

  3. 曆史與文獻依據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中均有收錄,且《南史》的記載表明其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已存在相關實踐。不過具體修煉方法因道教流派不同可能存在差異。

  4. 現代理解
    當代語境下,“練形術”更多被視為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或修行理念,部分氣功、導引術可能受其影響,但需注意與科學健康觀念結合。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修煉方式或不同道派的差異,建議查閱道教典籍或權威宗教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巴巴多斯抱珥報囚變泐并疊蔽野不請不通垂年純緜黜衣縮食頂感鼎業洞洞屬屬販傭感諷格命寡鹄孤鸾挂腳糧刮絕鶴立雞群患害輝榮見遺甲萬急兵寄賣眷仗刻峻魁畸捆複濫伐朗抱雷殛六駁硵砂冒金花睦鄰政策腦識裒斂鋪頭口祈晴禱雨讓開任算散聖上好下甚上首牲镬慎散石锷水土流失松醪春談叢貪得無厭躺櫃天竈涕泠烏紗帽效駕曉行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