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并後的意思、并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并後的解釋

與王後并列。謂妾媵拟同于王後。《左傳·桓公十八年》:“ 辛伯 諫曰:‘并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周公 弗從,故及。” 杜預 注:“妾如後。”《韓非子·說疑》:“内寵并後,外寵貳政,枝子配適,大臣拟主,亂之道也。”《宋書·後妃傳論》:“ 大明 之淪溺 殷姬 ,并後匹嫡,至使多難起於肌膚,并命行於同産,又況進於此者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并後"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在禮制上本不應存在的現象,即将妃嫔的地位提升到與皇後等同或并列的地位。這違背了古代宗法制度中"正嫡唯一"的原則,被視為非禮之舉,常與"匹嫡"(将庶子地位提升到等同于嫡子)并稱,用來形容禮制混亂、尊卑無序的狀态。

一、核心釋義與曆史語境

  1. 字義解析:"并"意為并列同;"後"專指帝王的正妻(皇後)。合指妃妾與皇後地位并列。
  2. 禮制沖突:古代宗法制度嚴格規定"嫡庶有别",皇後作為後宮之主具有唯一性。妃嫔若與皇後地位相當,即破壞禮法秩序,如《左傳·桓公十八年》所載:"并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3. 曆史實例:南朝梁元帝的徐妃因驕妒失德,史書評其"桂殿影妒,蘭宮傲慢,方之并後,則亡國"(《南史·後妃傳》),以"并後"暗喻其僭越皇後權威的行為。

二、權威詞典釋義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并後"一詞已極少使用,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比喻性語境。偶用于批判性表述,如:"企業治理中若出現權力并後,必緻管理混亂",借古喻今強調權力集中的重要性。


權威參考資料:

  1. 《左傳·桓公十八年》解讀(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原文(國學大師網)
  3.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并後"詞條
  4.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并後"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并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并後”指妾媵(古代貴族婚姻中的陪嫁女子)與王後地位相當,即妾室在權力或地位上被提升到與正妻(王後)并列的位置。這種情形在古代被視為破壞禮制、引發政治混亂的根源。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1. 《左傳·桓公十八年》:辛伯曾谏言“并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指出妾如王後、庶子如嫡子、權臣分政、封國勢大均會導緻國家動蕩。
  2. 《韓非子·說疑》:提到“内寵并後,外寵貳政”,強調後宮與外廷權力失衡的危害。

三、延伸與影響

四、示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制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左傳》《韓非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罷歸白籍比畫臂彎蹅踐讒铄出畋得意忘言點字遞舟鬥取耳剽二元方程式繙纡發屋飛魚服宮池鈎繩觀念形态過辱唬虎箭腳精虔舅舅馂豏靠肚款襟嶺巆亂潰呂钜農隱皮弁服破懷撲簌氫氧化亞鐵齊足任選乳穗三明市聖裁師傅雙方絲窩兕中綏旌蜩翼挺床外場面晚籁佤族惟惟慰喭文淵閣卧褥香爐無得誣誇現路子小正醯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