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good for both parties;benifit to two parties] 兼顧雙方的利益
(1).謂兼顧雙方的利益。《史記·淮陰侯列傳》:“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2).對雙方都有好處。如:合則兩利,離則兩傷。
“兩利”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兩利”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數詞“兩”和形容詞“利”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對雙方都有益處或有利。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其釋義、用法及相關信息:
“兩利”指雙方都能獲得好處或利益,強調一種互惠互利的狀态或關系。
示例:
“合作共赢,兩利俱存。” (意為:通過合作實現共同勝利,雙方都能獲益并存。)
構詞解析
組合後強調雙向受益,區别于單方獲利(如“獨利”)。
語義特征
常見搭配
語用場景
“兩利”一詞可追溯至古代文獻,如:
《史記·貨殖列傳》:
“與時俯仰,獲其赢利,以末緻財,用本守之……此皆誠壹之所緻,非苟為兩利也。”
(此處“兩利”指商賈與農民雙方獲益,體現古代經濟思想中的互利觀。)
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07頁。
查看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第1卷,第635頁。
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李榮(2018):《漢語複合詞“兩X”結構的語義分析》,《語言研究》第3期。
《史記·貨殖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
“兩利”是一個漢語詞彙,指雙方均能獲得利益或便利,強調合作共赢的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兩利”指雙方同時受益,常見于描述勞資關系、商業合作等場景。例如“勞資兩利”指勞動者與資本方共同獲益,而“合則兩利,分則俱傷”則強調合作的重要性。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淮陰侯列傳》:“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指通過平衡策略使多方共存并獲利,體現古代謀略思想。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史記》原文或現代漢語詞典。
坌溢鬓钗不時之須殘漏齒索池苑愁勞俦俪慈景粹善鼎重豆萁相煎蛾綠餓死漂渚發猛風容分契付合鼓步貴素鬼頭鬼腦還真豪縣鶴翥華坊還元湯貨交尖團轇結教名家頭嘅息考卷空首誇嘐蘭夜澇田泠落論言迷露缪丑摩拊謀虹謀政青石碁子上尋少胥飾辨四相萬丈哇塞溫婉五生詳報香鞯響尾蛇線圈小刻熙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