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經注我的意思、六經注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經注我的解釋

宋 理學家 陸九淵 語。意謂其思想皆出自“六經”,可以與聖人之言互相發明。《陸象山語錄》卷上:“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宋史·陸九淵傳》:“或勸 九淵 著書,曰:‘六經註我,我註六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經注我”是宋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的重要學術觀點,其内涵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詞的字面含義是“用六經來注解我的思想”,強調以經典為工具闡釋個人見解,而非被動接受經典原義。陸九淵認為,當學者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時,經典便成為自我思想的注腳,即“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象山語錄》)。

二、與“我注六經”的對比 •我注六經:側重對經典原義的考據與還原,強調客觀解讀
•六經注我:主張通過經典表達個人思想,強調主觀創造性解讀,是前者的升華

三、核心思想

  1. 主體性彰顯:主張學者應通過經典學習形成獨立思想體系,而非被經典束縛
  2. 實踐導向:強調經典智慧需服務于現實人生修養,如《禮記》《周易》等典籍的倫理觀、宇宙觀可指導個人修行
  3. 學術創新:允許對經典進行引申發揮,甚至“故意誤讀”以建立新思想體系

四、六經範疇 原指儒家六部核心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後失傳),漢代後多稱“五經”。陸九淵語境中的“六經”更傾向于代指經典整體,而非特指某部文獻。

五、評價與影響 該思想體現了心學“心即理”的核心理念,雖被部分學者批評為牽強附會,但客觀上推動了宋明理學的發展,成為後世“經世緻用”思想的重要源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經注我》一詞的意思來源于中文詞彙,其中包含了“六經”、“注”和“我”三個字。 首先,詞組中的“六經”指的是儒家經典中的六部經書,即《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周禮》和《春秋》。這六部經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有着深遠的影響。 其次,“注”一詞表示對經典文獻的解釋和評注。在傳統習慣中,學者會通過注釋的方式為經典作品提供詳細的解釋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傳承經典文化。 最後,“我”在這裡代表個體自我,個人的思想、情感和體驗等。這裡的“我”相當于作者個人的角度和觀點,在對經典進行注解和理解時,會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們來拆分一下《六經注我》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其中,部首是“言”部,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義;筆畫則分别為11畫、8畫和7畫。 此詞組并未有繁體字形式,仍采用簡體字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早期的漢字書寫形式比較隸屬,筆畫較多且筆勢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書寫逐漸演變為現代的簡化字形。 具體到《六經注我》,這個詞組沒有明确的例句來源,因為它是一個較為抽象和概括性的表達方式。它主要用于提及個人對經典文獻的解讀和個人的理解體驗,無法直接用例句來描述。 在該詞中,我們可以組合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六經學習”、“經典注解”、“個人觀點”等。 近義詞方面,與“六經注我”類似的詞彙可以有“注我之理”、“我讀經典”等。 反義詞則可以是與個人主體無關的表達方式,例如:“客觀解讀”、“普遍共識”等。 總而言之,《六經注我》一詞表示了個人對六部儒家經典的解讀和理解,融入了個人的思考和感悟。這個詞組在傳播和表達經典文化方面具有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