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有關禮儀之職務。《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職辨邦治……三曰禮職,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事鬼神。”《周禮·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後之禮職,掌内治之貳,以詔後治内政,逆内宮,書内令,凡後之事,以禮從。”
“禮職”是古代官職體系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禮職”指與禮儀相關的職務,主要負責國家或宮廷中的禮儀事務。該詞由“禮”(禮儀規範)和“職”(職務)組成,強調對禮儀制度的管理與執行。
禮職的具體工作包括:
明代詩歌中多次出現該詞,如李攀龍《送黃侍禦按滇中》中“周禮職方天外盡”,借古喻今表達對禮制的重視。
“禮職”是古代官僚體系中與禮儀密切相關的職位,其職責在《周禮》中已有明确規範,并影響了後世對禮制的實踐與文學表達。
禮職(lǐ zhí)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是中文中常見的詞彙之一。
拆分來看,這個詞的第一個字“禮”由“礻”和“示”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5畫;第二個字“職”有“耳”和“宀”兩個部首,它共有13畫。
《禮職》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廣泛,它可以指一種職務或角色的規範和要求,也可以指擔任某種職務或角色的儀式或程式。這個詞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是指按照規定的儀式和程式擔任特定職務或角色;二是指擔任特定職務或角色所需具備的規範和要求。
在繁體字中,“禮”字和“職”字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以“禮”字為例,古時候的寫法為“禮”,它的意思是指禮儀、儀式。而“職”字的古代寫法為“誌”,它的意思是指職務、工作。
1. 他按照禮職參加了新學期的開學典禮。
2. 公務員在擔任各自職務時需要遵守一定的社會禮職。
禮節、職責、職員、受聘、履職
職務、職責、任務、角色
解職、喪失職責、不拘禮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