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行禁止的意思、令行禁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行禁止的解釋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容法令或紀律嚴明。《逸周書·文傳》:“令行禁止,王始也。”《舊唐書·阚稜傳》:“有相侵奪者, 稜 必殺之,雖親故無所捨,令行禁止,路不拾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七章:“他的軍紀嚴明,令行禁止,上下齊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令行禁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信息歸納如下:

一、基本解釋

指有命令立即執行,有禁令立即停止,形容法令、紀律嚴明,執行迅速且徹底。強調對規章制度的絕對服從,如《逸周書·文傳》所述“令行禁止,王始也”。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
    • 《管子·立政》提到“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破”,強調政令與民風的統一性。
    • 《逸周書·文傳》中也有“令行禁止,王始也”,體現其作為治國原則的重要性。
  2. 後世引用:如唐代《舊唐書》用“令行禁止,路不拾遺”描述社會秩序,姚雪垠《李自成》則形容軍隊紀律嚴明。

三、用法與特點

四、近義詞與語境

五、例句參考

  1. 公司新規實施後,全體員工令行禁止,效率顯著提升。
  2. 古代明君治國,往往通過令行禁止樹立威信。

以上内容綜合了《管子》《逸周書》等典籍及權威詞典釋義,完整出處标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是一個成語,表示命令馬上執行,不容違背。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令行禁止的拆分部首是人、言、止,總計10個筆畫。

來源

《令行》:命令立即實施。

《禁止》:不允許,禁止。

合在一起就表示命令馬上執行,不容違背。

繁體

《令行禁止》的繁體寫法是「令行禁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令行禁止」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例句

1. 為了保持秩序,對違反規定者必須實行令行禁止。

2. 這個國家的法律是令行禁止的,任何人都不能違反。

組詞

執行令、令牌、禁止令、行政禁令。

近義詞

嚴厲禁止、絕對執行。

反義詞

放任、放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