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偶的句子。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各詩之始》:“ 梁 、 陳 之間儷句尤多,大抵止于五言,七言則絶少矣。” 清 趙翼 《瓯北詩話·蘇東坡詩》:“ 放翁 古詩好用儷句,以炫其絢爛。” 範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 東漢 時散體文漸變為骈體文。反過來又影響到賦的句法,漸變為俪句。”
“俪句”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修辭形式,其核心含義與結構特點如下:
俪句指對偶的句子,又稱“俪辭”或“俪語”。其名稱源于“俪”字本義為“成雙成對”,如“伉俪”(夫妻)、“骈俪”(對偶文體)均體現了這一含義。
“俪”的雙數特性還延伸至禮儀場景,如古代婚禮中“俪皮”(成對鹿皮)象征成雙成對的祝福。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具體作品分析,可參考《七修類稿》《瓯北詩話》等文獻(詳見、5、6)。
俪句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亻”和“日”。
“亻”是人的部首,表示與人有關。它是從漢字中的“人”字演變而來。
“日”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太陽、光明等有關的字。它的形狀像太陽升起的樣子。
俪句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它是由兩個字合并而成的。其中一個字是“俪”,另一個字是“句”。
“俪”字的繁體形式是“嫠”,意思是******。這個字在古時候用來形容丈夫去世的妻子。後來,由于嫠字和“俪”字的音相近,就漸漸地用來表示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
“句”字的繁體形式是“句”,意思是一段話、一句話。它在古代常常用來表示文章的開頭或結尾。
組成俪句的兩個字在古時候的寫法會有些不同。“俪”字可以用“亻”作為邊旁,然後左右兩邊再加上一些線條來表示******的形象;“句”字的古代寫法是類似于現代漢字的“取”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例句:
一些與俪句相關的詞語包括:夫妻、恩愛、伴侶。
與俪句相反的詞語可以是獨身、離婚、和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