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厲禁的意思、厲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厲禁的解釋

(1).遮擋,禁止。謂設衛警戒,限制出入。《周禮·秋官·司隸》:“執其邦之兵,守王宮與野舍之厲禁。” 鄭玄 注:“厲,遮例也。” 清 阮元 《周禮校勘記》:“遮例即遮迾也。《說文》曰:迾,遮也。” 唐 元稹 《劍南西川節度使下将士叙勳》:“ 蜀 形勝之地也,南控蠻蜑,西搤戎羗,厲禁之勞,實賴汝三千八百六十有六人之力。”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神霄宮商人》:“時道教尊重,出入門皆有厲禁。”

(2).嚴禁;禁令。《明史·食貨志二》:“雖歲貢銀三十萬兩有奇,而民間交易用銀,仍有厲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祖不得稱皇考》:“舉人 王爾揚 代人作墓碑,率用皇考字樣,則厲禁久垂令甲,屬文者不可不知。” ********* 《拍掌不宜用以表決》:“我國集會,向有厲禁,故人民無會議之經驗之習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厲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與曆史用法

  1. 設衛警戒,限制出入
    源自《周禮·秋官·司隸》:“執其邦之兵,守王宮與野舍之厲禁。”鄭玄注:“厲,遮例也。” 這裡的“厲”指武力守衛,“禁”指限制,合指通過武力警戒劃定區域,禁止擅自進入。例如唐代元稹提到蜀地“厲禁之勞”,即指駐軍守衛的辛勞。

  2. 古代法令中的嚴格禁令
    如明代《明史·食貨志》記載民間用銀交易“仍有厲禁”,清代平步青提到“厲禁久垂令甲”,均指官方頒布的強制性禁令。

二、現代引申義

泛指嚴格禁止
後演變為對行為、活動的嚴厲限制,如孫中山曾批評“厲禁”集會導緻民衆缺乏會議經驗。現代用法強調“絕對不允許”,例如:“公共場所厲禁吸煙。”

用法與語境

總結來看,“厲禁”從具體的武力警戒發展為抽象的制度性禁令,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厲禁是什麼意思

厲禁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嚴格禁止、斬禁。用來形容某種行為或活動被嚴令禁止,違者可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厲禁的部首和筆畫

厲禁的部首為厤(lì)。

厲禁的筆畫數為9畫。

厲禁的來源

厲禁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意為嚴厲的禁止。

厲禁的繁體

厲禁的繁體字為厲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厲禁的寫法稍有變化。厲字的上半部分原本是另一個字身廠(chǎng),表示廠砍的雙刃斧,下半部分是另一個字立(lì),表示矗立。而禁字的上半部分原為鹹(xián),表示嘴巴,下半部分是示(shì),表示示意。在古代,字形象征意思非常常見。

厲禁的例句

1. 這個地區的毒品交易被厲禁了。

2. 在校園内攜帶攻擊性武器是絕對被厲禁的行為。

厲禁的組詞

1. 厲行禁止

2. 厲令禁止

3. 厲令勘察

厲禁的近義詞

1. 嚴禁

2. 斬禁

厲禁的反義詞

1. 寬容

2. 允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