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涉水。連衣涉水叫厲,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語出《詩·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毛 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 宋 文天祥 《獻州道中》詩:“躋攀上崖蹬,厲揭涉瀟瀨。” 清 曹寅 《秋飲》詩:“一勺波瀾生,深淺各厲揭。” 清 趙翼 《題王摩诘渡水羅漢圖》詩:“丹青真贋那得知,厲揭神情獨可按。”
(2).指所受影響深淺不同。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侯衛厲揭,要荒濯沐。”
“厲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涉水方式
引申義
可比喻事物對人的影響程度不同,如漢代揚雄《劇秦美新》中“侯衛厲揭,要荒濯沐”,暗指不同地區受教化深淺有别。
部分資料提及“言辭嚴厲揭露真相”的釋義(如),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誤引或混淆其他成語,建議以《詩經》及漢典解釋為準。
《厲揭》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揭示真相”或“揭露内情”。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或*********息,揭示隱藏的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質。
《厲揭》的部首拆分是“廠”和“手”,其中“廠”作為部首,表示與工廠或生産相關的意思,而“手”部則表示與動作或行為相關。根據漢字書寫規則,“廠”的右邊是手的造字部分。由此可以推斷出《厲揭》的筆畫數為9畫。
《厲揭》是由簡體漢字組成的詞語,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厲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厲”一般是采用形狀相似但稍微不同的字形。而“揭”則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形态,與現代寫法相似。
1. 他發表了一篇文章,厲揭了政府的腐敗行為。
2. 這個調查團隊厲揭了這家公司的不當行為。
組詞:厲聲、厲行、揭露、揭穿
近義詞:揭示、揭發、揭露、暴露
反義詞:掩蓋、隱瞞、隱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