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裂滅的意思、裂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裂滅的解釋

草率;輕忽。語出《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處世須是耐煩,而居官尤甚……使憧憧往來,鹵莽裂滅之人,即讀書亦不能咀嚼意味,作事交友,必且有始無終, 孔子 所謂無恒之人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裂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1. 基本含義
    根據《莊子·則陽》的經典引用,“裂滅”主要指草率、輕忽的行為态度,常用于描述治理或處事時的不謹慎。例如原文提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強調為政者需避免粗疏和輕率。

  2. 引證與演變
    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事部二》中進一步引申,将“裂滅”與“無恒之人”關聯,批評做事浮躁、有始無終的行為。這一用法延續了《莊子》中批判性色彩,多用于文學或議論性文本。

  3. 現代語境中的擴展
    部分資料(如)提到“裂滅”可表示“裂成碎片、完全毀滅”,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采用傳統釋義,若遇到具體文本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4. 使用建議

    • 在引用古典文獻或讨論傳統思想時,應使用“草率輕忽”的釋義。
    • 若現代作品中該詞指向物理性毀滅,需注意語境差異,并核實是否為作者創新用法。

提示:如需深入考證,推薦查閱《莊子》原典及《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以區分古今用法的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裂滅:意義和來源

裂滅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着“裂”和“滅”兩個字。它指的是事物因受到極大壓力、力量或破壞而分裂并毀滅的過程。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天下篇》:“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數星滅。”其中的“星滅”一詞,意味着星星不再出現在清澈的秋水中。後來,隨着時代變遷,“星滅”被引申為其他事物分裂并消亡的意義,從而形成了“裂滅”這個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裂滅的部首為“日”和“火”,分别在左邊和右邊。其筆畫數分别為4和5,總共9個筆畫。

繁體和古代漢字寫法

裂滅在繁體字中為「裂滅」。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變化較小。

例句

1. 長期的戰争使這個國家陷入了内部沖突和裂滅的境地。

2. 這個社區的團結被惡勢力的入侵裂滅了。

3. 這座建築在地震中裂滅成為廢墟。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分裂、破碎、毀滅、崩潰

近義詞:瓦解、滅亡、解體、崩塌

反義詞:團結、和諧、複興、壯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