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巴旦的意思、巴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巴旦的解釋

見“ 巴旦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巴旦(bā dàn)是漢語中對特定杏仁品種的專稱,特指扁桃(Prunus dulcis)的果實,尤以新疆地區出産的扁桃仁為代表。該詞源于維吾爾語“بادام”(badam)的音譯,在漢語中兼具植物學、食品及文化内涵。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植物學定義

    指扁桃樹的果實,屬薔薇科李屬。其果仁呈扁圓形,外殼薄而脆,果仁乳白色,油脂含量高,口感香脆微甜。《中國植物志》明确将“巴旦”列為扁桃的地方俗名,強調其與普通杏仁(杏屬)的物種差異。

  2. 食品名稱

    專指可食用的扁桃仁,常加工為零食或烹饪原料。如《漢語大詞典》釋義:“巴旦杏,即扁桃。核仁供食用,亦可入藥。”。


二、詞源與文化背景


三、應用與延伸

  1. 藥用價值

    中醫理論中,巴旦仁性平味甘,歸肺、大腸經,具潤肺止咳、潤腸通便之效。《本草綱目拾遺》載:“巴旦杏仁,止咳下氣,消心腹逆悶。”

  2. 文化象征

    在維吾爾族文化中,巴旦木花紋(如木雕、地毯紋樣)象征生命與繁榮,常見于傳統手工藝品。


四、現代用法辨析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植物志》第38卷(科學出版社)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西域聞見錄》(清代古籍)
  4. 《新疆特産志》(新疆人民出版社)
  5. 《本草綱目拾遺》(清代本草學著作)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堅果術語》(GB/T 30759-2014)

網絡擴展解釋

“巴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植物“巴旦杏”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植物學特征

巴旦杏(扁桃)為落葉喬木,主要特征包括:

  1. 形态:樹高6-7米,葉呈披針形,花粉紅或白色。
  2. 果實:側扁形,果肉薄且汁少,種仁分甘、苦兩種,成分與杏仁相似。

三、用途與價值

  1. 食用:種仁可食用,常作為堅果(如巴旦木)加入早餐或零食。
  2. 藥用:與杏仁效用相近,傳統用于潤肺、止咳等。
  3. 經濟價值:在新疆等地作為重要幹果作物種植。

四、其他解釋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巴旦”可作成語,形容“事物超出一般範圍”(如大小、數量),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為地域性或引申義。建議優先參考植物學定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巴旦杏的栽培或文化背景,可查閱植物學專著或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冰廳閉影差役觸惱詞素摧枯拉朽得志碘酊钿粟斷剸都統籠飯坑酒囊割開骨董羹過磷酸鈣衡玑河圖雒書歡蹦亂跳呼扇佳妙見扼翦精損慮籍叢階秩雞卵舊隱箕箒婦開照抗衾撂擔子鸾吹論辨玫柱門牡免掉迷而不返畮隴瓯檥平地風波破玩意兒撲朔撲通洽作窮途末路秋年然糠自照饒憂任免忍辱偷生塞瓦定理三八式傷别神心試市姝惠通計熟籌偉男子溫家鏡握手成交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