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濫調的意思、陳詞濫調的詳細解釋
陳詞濫調的解釋
[bromide;stale and trite phraseology]∶陳腐的詞句、概念或想法
祝賀卡片上的陳詞濫調
詳細解釋
亦作“ 陳辭濫調 ”。陳舊、空泛的言詞。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三:“逢年過節和皇帝生日以及皇家有喜慶時所上的表箋,照例由學校教官代作,雖然都是陳辭濫調,因為說的都是頌揚話, 朱元璋 很喜歡閱讀。” 蕭乾 《老報人馀筆·隨想錄》:“ 倫敦 一家報社的編輯部發給每個工作人員一部《本報6*禁用詞彙》,裡邊開列了記者經常使用的一些陳詞濫調,諸如‘衆所周知’。” 孫犁 《澹定集·讀一篇散文》:“不巧的是,凡是長篇散文,新鮮意思卻非常之少,語言也是陳詞濫調。”
詞語分解
- 陳詞的解釋 .謂著述辭賦。《楚辭·九章·抽思》:“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王逸 注:“結續妙思,作辭賦也。”.陳述意見。 漢 嚴忌 《哀時命》:“為鳳凰作鶉籠兮,雖翕翅其不容。靈皇其不寤知兮,焉陳詞而
- 濫調的解釋 不合實際使人厭煩的言論 好句用多了就會成濫調詳細解釋一再重複、令人厭煩而不切實際的言詞或論調。 瞿秋白 《文藝雜著·涴漫的獄中日記》:“姓 吳 的 老五 總說我學着寫日記,還是套《水浒傳》、《三國演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陳詞濫調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陳詞濫調”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指陳舊、空泛且缺乏新意的言論或觀點,通常帶有貶義,形容重複使用而失去價值的表達方式。例如在寫作或演講中過度使用老套的語句,會被稱為“陳詞濫調”。
二、字詞解析
- 陳:意為陳舊、過時。
- 濫:指浮泛、不切實際。
- 詞/調:指言辭或論調。
二字組合強調内容既陳舊又空洞。
三、出處與演變
- 文學起源:最早見于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文中批評宮體詩“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陳詞濫調”。
- 曆史引用:吳晗在《朱元璋傳》中提到,明代官員賀表多由教官代寫,内容多為“陳辭濫調”(同義寫法)。
四、結構特點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前後兩部分(“陳詞”與“濫調”)并列,強化貶義色彩。
- 感情色彩:明确為貶義詞,用于批評缺乏創新的表達。
五、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老生常談、舊調重彈、陳腔濫調。
- 反義詞:言簡意赅、别具匠心、獨出心裁。
六、用法示例
- 文學批評:
“不巧的是,凡是長篇散文,新鮮意思卻非常之少,語言也是陳詞濫調。”(孫犁《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 日常語境:
“他的演講充滿陳詞濫調,聽衆紛紛感到乏味。”
“餘試閱之,文史各本多陳詞濫調,無非忠孝仁義。”(引用古籍仿寫)
七、其他說明
- 異體寫法:也作“陳辭濫調”,二者含義與用法完全相同。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陳詞濫調”不僅用于評價語言表達,也常引申至藝術、文化等領域,批判缺乏創新的現象。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中性或褒義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詞濫調是指言辭陳舊、不新穎、毫無創意的說辭或論調。下面是關于陳詞濫調的相關信息: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陳:部首阝(阜),總筆畫3。
詞:部首讠,總筆畫7。
濫:部首氵(三點水),總筆畫13。
調:部首言,總筆畫7。
二、來源:
陳詞濫調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主要用來指代在演講、辯論、文章或其他對話活動中,乏味、陳舊、缺乏創意的表達方式。
三、繁體:
陳詞濫調(繁體字)
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陳詞濫調(古時候漢字寫法)
五、例句:
這篇文章中使用了許多陳詞濫調,缺乏新穎的觀點和獨特的表達方式。
六、組詞:
陳詞、濫調
七、近義詞:
陳舊的說辭、陳腐的言辭、陳年老調、陳腔濫調
八、反義詞:
新穎的表達、創意的論調、獨特的說辭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