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滥调的意思、陈词滥调的详细解释
陈词滥调的解释
[bromide;stale and trite phraseology]∶陈腐的词句、概念或想法
祝贺卡片上的陈词滥调
详细解释
亦作“ 陈辞滥调 ”。陈旧、空泛的言词。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三:“逢年过节和皇帝生日以及皇家有喜庆时所上的表笺,照例由学校教官代作,虽然都是陈辞滥调,因为说的都是颂扬话, 朱元璋 很喜欢阅读。” 萧乾 《老报人馀笔·随想录》:“ 伦敦 一家报社的编辑部发给每个工作人员一部《本报6*禁用词汇》,里边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孙犁 《澹定集·读一篇散文》:“不巧的是,凡是长篇散文,新鲜意思却非常之少,语言也是陈词滥调。”
词语分解
- 陈词的解释 .谓著述辞赋。《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王逸 注:“结续妙思,作辞赋也。”.陈述意见。 汉 严忌 《哀时命》:“为凤凰作鶉笼兮,虽翕翅其不容。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
- 滥调的解释 不合实际使人厌烦的言论 好句用多了就会成滥调详细解释一再重复、令人厌烦而不切实际的言词或论调。 瞿秋白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姓 吴 的 老五 总说我学着写日记,还是套《水浒传》、《三国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陈词滥调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陈词滥调”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指陈旧、空泛且缺乏新意的言论或观点,通常带有贬义,形容重复使用而失去价值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写作或演讲中过度使用老套的语句,会被称为“陈词滥调”。
二、字词解析
- 陈:意为陈旧、过时。
- 滥:指浮泛、不切实际。
- 词/调:指言辞或论调。
二字组合强调内容既陈旧又空洞。
三、出处与演变
- 文学起源:最早见于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文中批评宫体诗“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
- 历史引用: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明代官员贺表多由教官代写,内容多为“陈辞滥调”(同义写法)。
四、结构特点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前后两部分(“陈词”与“滥调”)并列,强化贬义色彩。
- 感情色彩:明确为贬义词,用于批评缺乏创新的表达。
五、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老生常谈、旧调重弹、陈腔滥调。
- 反义词:言简意赅、别具匠心、独出心裁。
六、用法示例
- 文学批评:
“不巧的是,凡是长篇散文,新鲜意思却非常之少,语言也是陈词滥调。”(孙犁《澹定集·读一篇散文》)
- 日常语境:
“他的演讲充满陈词滥调,听众纷纷感到乏味。”
“余试阅之,文史各本多陈词滥调,无非忠孝仁义。”(引用古籍仿写)
七、其他说明
- 异体写法:也作“陈辞滥调”,二者含义与用法完全相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陈词滥调”不仅用于评价语言表达,也常引申至艺术、文化等领域,批判缺乏创新的现象。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词滥调是指言辞陈旧、不新颖、毫无创意的说辞或论调。下面是关于陈词滥调的相关信息:
一、拆分部首和笔画:
陈:部首阝(阜),总笔画3。
词:部首讠,总笔画7。
滥:部首氵(三点水),总笔画13。
调:部首言,总笔画7。
二、来源:
陈词滥调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主要用来指代在演讲、辩论、文章或其他对话活动中,乏味、陈旧、缺乏创意的表达方式。
三、繁体:
陳詞濫調(繁体字)
四、古时候汉字写法:
陳詞濫調(古时候汉字写法)
五、例句:
这篇文章中使用了许多陈词滥调,缺乏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六、组词:
陈词、滥调
七、近义词:
陈旧的说辞、陈腐的言辞、陈年老调、陈腔滥调
八、反义词:
新颖的表达、创意的论调、独特的说辞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