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夠相信。《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假如姑娘説日頭從西出來,他都信得及,豈有個不謹遵台命的。”
“信得及”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信得及表示“能夠相信”或“值得信賴”,強調對某人或某事的信任程度較高。該詞由“信”(相信)、“得”(能夠)、“及”(達到)三字構成,字面意為“能夠相信并達到預期”。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對他人言論或行為的充分信任。
例句: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提到:“假如姑娘說日頭從西出來,他都信得及,豈有個不謹遵台命的。”
語法特點:
通常作謂語,如“他為人信得及”“這件事信得及”。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或特定方言中。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兒女英雄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信得及》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可以相信,值得信賴。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信得及》的部首為人和心,其中的“人”表示相關的含義,而“心”表示心理活動和情感方面的意思。《信得及》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信得及》最早見于《左傳·定公十九年》:“餘将以敝邑信得及公。”意思是說我要以我這個殘破的城邑來幫助信得過你的公。”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今的成語。
繁體:
《信得及》的繁體為「信得 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信得及》時,拆分部首“人”和“心”可以分别寫為“亻”和“忄”,整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他一直以來都言出必行,所以我對他的承諾非常的信得及。
組詞:
可信、可靠、可信賴。
近義詞:
可信、可靠、靠得住。
反義詞:
靠不住、靠不信、不可信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