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心膽俱裂的意思、心膽俱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心膽俱裂的解釋

形容極其悲憤或恐懼。《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竊念 備 漢 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羣雄亂國,惡6*黨欺君, 備 心膽俱裂。”《西湖佳話·嶽墳忠迹》:“人人見了心膽俱裂,殺得 金 兵四散五落。”亦作“ 心膽俱碎 ”。《東周列國志》第八二回:“﹝ 夫差 ﹞於途中連得告急之報,軍士已知家國被襲,心膽俱碎,又且遠行疲敝,皆無鬭志。”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心膽俱裂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心膽俱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xīn dǎn jù li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人因極度恐懼或驚吓,導緻内心和膽量仿佛同時破裂,情緒完全失控。


詳細解析

  1. 字詞解析

    • 心、膽:象征情緒和勇氣;
    • 俱:意為“都”;
    • 裂:破裂、崩潰。
      組合後比喻恐懼到極點,連内在的承受力都崩潰了。
  2. 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備心膽俱裂。”。後馮夢龍《古今小說》等作品也沿用此詞。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面對極端危險、恐怖事件或巨大壓力時的心理狀态,含貶義。
    例句:

    • 戰場上炮火轟鳴,敵軍心膽俱裂,潰不成軍。
    • 深夜獨行遇險,吓得他心膽俱裂。

近義詞與反義詞


語法功能

屬主謂式結構,可作謂語、定語或補語。
例: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三國演義》或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心膽俱裂的意思

心膽俱裂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因過于害怕、緊張或驚恐而心神不甯,心髒跳動劇烈,膽怯得無法自持的狀态。它通常用來描述人在面對極大壓力或恐懼時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心膽俱裂的部首是心(xīn)、膽(dǎn)和裂(liè)。它們的筆畫分别為4、9和12。

來源

心膽俱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中:“心膽俱裂”。隨後在古代文獻和小說中廣泛使用,用以形容人的内心極度恐懼和緊張的狀态。

繁體字

心膽俱裂的繁體字為「心膽俱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心膽俱裂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心寫作「忄」,膽寫作「膽」,裂寫作「㖨」。

例句

他面對危險時,心膽俱裂,完全失去了冷靜和勇氣。

組詞

膽怯、心驚膽戰、膽怯如鼠

近義詞

膽戰心驚、驚恐萬狀、驚慌失措

反義詞

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勇往直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