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系馬的意思、系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系馬的解釋

(1).指在廄内系養的良馬。《國語·齊語》:“ 狄 人攻 衛 , 衛 人出廬于 曹 , 桓公 城 楚丘 以封之。其畜散而無育, 桓公 與之繫馬三百。” 韋昭 注:“繫馬,良馬在閑,非放牧者。”《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

(2).拴馬。 晉 劉琨 《扶風歌》:“繫馬長松下,發鞍高嶽頭。” 唐 杜甫 《谒先生廟》詩:“絶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元 虞集 《寄丁卯進士薩都剌天錫》詩:“投壺深竹裡,繫馬古松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經由古寺,繫馬門外,暫憩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系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廄内系養的良馬
    源自古代文獻,特指被圈養而非放牧的優質馬匹。例如《國語·齊語》記載,齊桓公曾贈予衛人“系馬三百”,韋昭注解釋為“良馬在閑,非放牧者”。
    《孟子·萬章上》中也有“系馬千驷弗視也”,強調對良馬的管理态度。

  2. 拴馬的動作
    指将馬匹固定在某個位置的行為。如晉代劉琨《扶風歌》中“系馬長松下”,唐代王維《少年行》中“系馬高樓垂柳邊”,均描繪了拴馬的場景。


二、延伸用法

  1. 成語中的比喻義
    部分資料提到“系馬”可引申為“對人或事物進行嚴密監管或控制”,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少直接體現,可能為現代引申解讀。

三、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拴馬方法)

若涉及實際操作,需注意: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拴馬技巧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相關網頁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系馬》的意思

《系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把馬拴在某個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系馬》的部首是馬(mǎ),它由一畫組成。它的其餘部分是系(xì),由纟(mǐ)和系(jì)組成,纟表示纖維,系表示連接。

《系馬》的來源

《系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馴養馬匹時使用的一種方法。人們将繩索或者其他材料系在馬匹的脖頸上,以此來控制馬匹的行動。這個詞也引申為掌控和控制事物的意思。

《系馬》的繁體字

《系馬》的繁體字為「繫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系馬」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時期和地區,漢字可以有多種寫法。例如,研究古代文獻時,我們可能會遇到「繫馬」(絞馬)、「繫馬」(栓馬)等不同的寫法。

《系馬》的例句

1. 他找了一個樹丫頭,把馬系在上面。 2. 老農夫走到院子裡,系馬于馬槽。

相關詞語和表達

組詞:系繩、系鍊、系扣、系帶。

近義詞:拴馬、縛馬。

反義詞:放馬、放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