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本《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後因以“夕厲”謂至夜仍戒勉不已。《宋書·後廢帝紀》:“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猶積,夕厲晨矜,每惻於懷。”
“夕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詞源、本義及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該詞源自《周易·乾卦》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原指君子日夜勤勉自省、保持警惕的狀态。後演變為“至夜仍戒勉不已”的抽象含義,強調持續性的自我約束與努力。
本義:勤勉自省
保留原始經典含義,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宋書·後廢帝紀》中“夕厲晨矜”即用此義,描述君主日夜勤政的狀态。
引申義:威嚴嚴厲
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如制度、組織)的莊重威嚴,常用于描述權威人士或正式場合的嚴肅态度。
注:不同文獻對詞義的側重存在差異,需結合上下文理解。若需考證原始出處,可參考《周易》及《宋書》相關記載。
夕厲(xī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夕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一部我國最早的字典。夕厲的繁體字為「夕厲」。
古時候,夕厲的漢字寫法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古代漢字的演變曆程中,字形有一定的變化。但是,夕厲在不同時期或不同文獻中的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錄。
以下是一個例句:
這個老師對學生要求太夕厲了,在沒有利用他們的興趣的情況下,堆積了太多的作業。
夕厲的組詞:
夕厲的近義詞是嚴厲和嚴峻,反義詞是無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