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晞塊的意思、晞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晞塊的解釋

幹土。《文子·上德》:“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塊,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徐靈府 注:“塊,一本作堁。”《大戴禮記·勸學》《說苑·雜言》作“晞土”。參見“ 晞土 ”、“ 晞堁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晞塊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和文獻用例進行考釋。以下是基于權威文獻的釋義分析:

一、語義解析

  1. “晞”

    本義為“曬幹”“幹燥”。《說文解字》釋:“晞,乾也。”如《詩經·秦風·蒹葭》“白露未晞”,即指露水未幹。

  2. “塊”

    指“土塊”,《說文解字》注:“塊,墣也”,即泥土凝結成的團狀物。

  3. 複合義

    “晞塊”為動賓結構,字面意為“曬幹土塊”。在古代農耕語境中,特指通過日曬使土塊幹燥、松散以便耕作的行為,屬農事準備環節。

二、文獻例證

該詞見于《禮記·祭義》:

“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宮夫人世婦之吉者,使缫。遂朱綠之,玄黃之,以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築宮仞有三尺,晞塊,然後薦其時食。”

(據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鄭玄注:“晞塊者,曝土令幹,将築宮先治地也。” 此例說明“晞塊”是建造祭祀宮殿前曝曬地基土塊的儀式性步驟,兼具實用與禮制意義。

三、消亡原因

“晞塊”屬上古農耕詞彙,隨着生産方式演變逐漸退出常用語體系。現代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因其語義已被“曬土”“耕地”等通俗詞替代,僅存于古籍研究範疇。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鄭玄注, 孔穎達疏.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刻本)
  3.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晞塊”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xī kuài,其核心含義為幹土,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以下為詳細解釋及背景補充: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文子·上德》:
    “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塊,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雖柔弱,卻能專一地以幹土為食、飲地下水,強調專注的重要性)。

  2. 其他文獻變體:
    《大戴禮記·勸學》和《說苑·雜言》中将“晞塊”寫作“晞土”或“晞堁”,可見不同版本中存在用字差異,但含義一緻。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字典(如《漢典》)或古籍原文(如《文子》《大戴禮記》)。

别人正在浏覽...

柏堂背鳍本機振蕩器兵工斥離沖弱打對子盜獵調角玎珰響湩湩鬥毆耳郭分甘絕少附葭高低杠鼓楞楞護阖胡盝琥珀拾芥葭菼汲墳靳巧九牛二虎之力隽軌狂鞭虧負老少論政露雨免囚明治維新哪會兒内學起奪情囚清音胠橐區囿如舊潤黩三揖商域沈擱史禍侍講收回成命漱石枕流四和夙興夜寐台候陶瓷貼鋪退直王爺瓦努阿圖違命五月香箧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