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晞块的意思、晞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晞块的解释

干土。《文子·上德》:“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块,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徐灵府 注:“块,一本作堁。”《大戴礼记·劝学》《说苑·杂言》作“晞土”。参见“ 晞土 ”、“ 晞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晞块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构词法和文献用例进行考释。以下是基于权威文献的释义分析:

一、语义解析

  1. “晞”

    本义为“晒干”“干燥”。《说文解字》释:“晞,乾也。”如《诗经·秦风·蒹葭》“白露未晞”,即指露水未干。

  2. “块”

    指“土块”,《说文解字》注:“块,墣也”,即泥土凝结成的团状物。

  3. 复合义

    “晞块”为动宾结构,字面意为“晒干土块”。在古代农耕语境中,特指通过日晒使土块干燥、松散以便耕作的行为,属农事准备环节。

二、文献例证

该词见于《礼记·祭义》:

“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筑宫仞有三尺,晞块,然后荐其时食。”

(据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郑玄注:“晞块者,曝土令干,将筑宫先治地也。” 此例说明“晞块”是建造祭祀宫殿前曝晒地基土块的仪式性步骤,兼具实用与礼制意义。

三、消亡原因

“晞块”属上古农耕词汇,随着生产方式演变逐渐退出常用语体系。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录,因其语义已被“晒土”“耕地”等通俗词替代,仅存于古籍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郑玄注, 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本)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晞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xī kuài,其核心含义为干土,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以下为详细解释及背景补充: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1. 《文子·上德》:
    “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块,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虽柔弱,却能专一地以干土为食、饮地下水,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2. 其他文献变体:
    《大戴礼记·劝学》和《说苑·杂言》中将“晞块”写作“晞土”或“晞堁”,可见不同版本中存在用字差异,但含义一致。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字典(如《汉典》)或古籍原文(如《文子》《大戴礼记》)。

别人正在浏览...

拔毛连茹邦倗逼阽成因翠斾典冠电子式吊面跺脚法眼宗佛影蔬绂冕俘庙服勤刚厉庚弟关历含含薨薨隍阱奸轨见梦扃锢慷慨解囊刊削客军口词牢不可破良贱僚吏龙猛军龙种马陋躯螺鬟烟发蒙保嬭婆能言巧辩鸟囮凝态配备签军骑吏弃命轻松齐事羣蚁溃堤三色堇善言暖于布帛施耐庵殊政损剥投贽图障魏花位行蜗痕无计所奈鲜绮崤函之固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