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錫命的意思、錫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錫命的解釋

天子有所賜予的诏命。《易·師》:“王三錫命。” 孔穎達 疏:“三錫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錫命。” 唐 張九齡 《恩賜樂遊園宴應制》詩:“寳筵延錫命,供帳序羣公。” 清 姚鼐 《明贈太常卿山東左布政使張公祠碑文》:“事聞,贈公太常卿。妻 方夫人 、妾 陳氏 皆被錫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錫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古典文獻及曆史用法綜合考釋:

一、字義溯源

  1. 古同“賜”,《說文解字》釋為“予也”,指上位者給予下位者賞賜。在周代金文及《尚書》中,“錫”多用于君王賞賜臣屬土地、器物或榮譽(如《尚書·禹貢》“九江納錫大龜”)。

  2. 甲骨文象“口發令于卩(跪坐之人)”,本義為發布命令,引申為爵位、封號等法定身份憑證(《周禮·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

二、詞義解析

錫命特指君主頒布诏書,賜予臣子爵位、封地或特殊榮典的儀式性行為,包含三層核心語義: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詩經·大雅·韓奕》

    “王錫韓侯,淑旂綏章” 描述周宣王賜韓侯旌旗儀仗,為錫命儀典的文學寫照。

  2. 《春秋·莊公元年》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記周莊王追賜魯桓公爵命,見《春秋公羊傳》“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四、曆史演變

漢代後隨中央集權強化,“錫命”漸轉為帝王對勳臣的法定封贈制度。唐代《開元禮》詳載錫命禮儀,明代《大明會典》規定“凡親王嗣位,遣使錫命”(卷五十八),其制度形态延續至清代。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第7卷第108頁.
  2. 許慎. 說文解字注[M]. 段玉裁,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卷十四.
  3.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 周易正義[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師卦注疏.
  4.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M]. 中華書局, 2009: 僖公二十八年傳.
  5. 孫希旦. 禮記集解[M]. 中華書局, 1989: 王制篇釋錫命禮.

網絡擴展解釋

“錫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釋:

  1. 核心含義
    根據、和,“錫命”指天子賜予諸侯或臣子的诏命,常見于古代文獻。其中“錫”通“賜”,表示賞賜;“命”指诰命、封賞。例如《易經·師卦》提到“王三錫命”,即君王多次賜予封賞。

  2. 字義與用法

    • 錫:本義為金屬元素,但古漢語中常假借為“賜”,如《詩經》《左傳》中均有“錫”表賞賜的用法()。
    • 命:指官方文書或天命,如爵位、服飾等榮譽的授予()。
  3. 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解釋(如)将“錫命”誤釋為“命運多舛”,可能與“錫”的現代含義混淆。但根據權威典籍和詞源考證,該詞本義與“賜予诏命”相關,而非指命運不佳。

  4. 文學與曆史用例
    唐代張九齡詩句“寶筵延錫命”及清代姚鼐的碑文記載,均體現“錫命”用于描述帝王封賞的場景(、)。

該詞需結合古文語境理解,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左傳》《易經》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駁龍嘈襍充攝從兄蹴幾打脫冒調匙斷電獨步當世對合子方興未艾非公有制經濟飛錫粉塵腹謗婦好墓跟手關目桂馥蘭香賀雅家鷄家艱家衖精讀舉措絶氣煉油廠俚俗龍争虎鬪鸾司廬茔明侯冥讨民儀匿諱蟠薄偏鄉僻壤纰疏披寫人手日暮三連冠神寳沈捺石志曙星思過半速辜娑羅林蜪犬騰駒天電通話土老財望鎮王旨韋褐吳綿像類心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