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疵的意思、八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疵的解釋

謂人的八種缺點,即摠、佞、谄、谀、讒、賊、慝、險。《莊子·漁夫》:“且人有八疵……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折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僞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内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疵”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源于《莊子·漁父》篇。該詞指人際關系中的八種弊病,具體指代人在社會交往中容易陷入的負面行為模式,其内涵包括:

  1. 非事而事:強行幹預無關事務(如插手他人私事)
  2. 莫之顧而進之:不顧場合強行谏言(如在不當場合提出批評)
  3. 希意導言:曲意逢迎(如刻意揣摩他人心意說話)
  4. 析交離親:挑撥人際關系(如制造朋友、親人間的矛盾)
  5. 稱譽詐僞:虛假贊美(如用不實誇獎獲取利益)
  6. 敗惡人私:揭露他人隱私(如傳播他人隱秘缺陷)
  7. 立殆人險:置人于險境(如慫恿他人從事危險行為)
  8. 縱盜財物:包庇惡行(如協助掩飾他人過錯)

該概念最早見于《莊子》對理想人際關系的論述,強調君子應避免這些交往弊病以保持德行完整。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這一分類體系體現了道家對人性弱點的深刻洞察,被後世儒家學者王夫之在《莊子解》中評價為“直指世病,切中時弊”。(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1冊)

網絡擴展解釋

“八疵”是源自《莊子·雜篇·漁父》的概念,指人常見的八種品行缺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八疵”指八種人際交往中的不良行為,包括:摠、佞、谄、谀、讒、賊、慝、險。這些行為被認為會擾亂他人、損害自身,因此“君子不友,明君不臣”(《莊子》原文)。


二、具體含義

  1. 摠(zǒng)
    強行幹涉與己無關的事,即“非其事而事之”。
  2. 佞(nìng)
    不顧他人意願強行進言,表現為固執己見。
  3. 谄(chǎn)
    迎合他人心意說奉承話,缺乏原則。
  4. 谀(yú)
    不分是非地附和他人言論,過度讨好。
  5. 讒(chán)
    背後诋毀他人,傳播負面評價。
  6. 賊(zéi)
    挑撥離間,破壞他人關系。
  7. 慝(tè)
    表面稱贊實則陷害,虛僞欺詐。
  8. 險(xiǎn)
    為私欲不擇手段,暗中使詐。

三、應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八疵”常與“四患”(叨、貪、很、矜)并提,構成《莊子》對人性弱點的系統批判。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書面或學術讨論,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背水仗镳殺避塵兵钤承襲寵盛蠢厚大地藝術大橫鼎镬獨樹一幟阿附廢淹鳳毛濟美糞灑縛褲耿灼觥使公稅故貴橫切面環比胡貊或一鹄亭奸富金珀廑身金銀山晉秩悸悚九宸九行譏問刻漆攬諸樂盡悲來料來離殿蠻勁美人計鳴鼍明遠模堇平展撲唐唐晴牕盛會石館誓檝四陳隋卞素鱗談駁桃李色銅柱推免瞎屢生斜漢蟹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