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羲和的意思、羲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羲和的解釋

(1). 羲氏 和 和氏 的并稱。傳說 堯 曾命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兩對兄弟分駐四方,以觀天象,并制曆法。《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2).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駕禦日車的神。《楚辭·離騷》:“吾令 羲和 弭節兮,望 崦嵫 而勿迫。” 王逸 注:“ 羲和 ,日禦也。”《初學記》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訓》:“爰止 羲和 ,爰息六螭,是謂懸車。”原注:“日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禦之。”

(3).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太陽的母親。《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 甘水 之間,有 羲和之國 。有女子名曰 羲和 ,方浴日於 甘淵 。 羲和 者, 帝俊 之妻,生十日。”

(4).代指太陽。《後漢書·崔駰傳》:“氛霓鬱以橫厲兮,羲和忽以潛暉。” 李賢 注:“羲和,日也。”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晝競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

(5). 王莽 時主掌全國財賦的官吏。《漢書·王莽傳中》:“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後漢書·魯恭傳》:“祖父 匡 , 王莽 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羲和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概念,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神話形象 羲和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南經》,被描述為“帝俊之妻,生十日”的日母神祇。在《楚辭·離騷》中,她又被賦予“禦日”的神職,成為駕馭太陽車辇的神話形象,象征古人對太陽運行規律的神格化理解。這種雙重身份體現了先民對自然現象的原始崇拜與哲學思考。

二、天文職官 《尚書·堯典》記載堯帝設立專職天文官“羲氏與和氏”,負責“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唐代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注解:“羲仲、羲叔主春夏,和仲、和叔主秋冬”,說明該官職體系已形成系統的天文觀測制度。這種将神話名稱轉化為職官建制的做法,反映了古代政教合一的特征。

三、現代轉義 當代語境中,“羲和”被賦予科技意象。2021年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命名為“羲和號”,取自“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的典故。這種命名既延續了傳統文化内涵,又體現了現代航天精神,成為古代神話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典型範例。

網絡擴展解釋

“羲和”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神話及文化演變進行解釋:

一、曆史起源與天文職能

  1. 堯帝時期的曆法官
    據《尚書》記載,羲和是堯帝命名的天文世家,由羲氏與和氏兩族組成。他們分派四方(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觀測日月星辰,制定曆法,确立四季劃分,成為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奠基者。

  2. 王莽時期的官職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時将“羲和”設為掌管全國財政的官職,這一職能與原始天文意義無關,屬于曆史特殊時期的借用。


二、神話形象演變

  1. 太陽之母與日禦
    在《山海經》等神話中,羲和最初被描述為“日母”,即孕育太陽的女神(帝俊之妻,生十日)。後演變為“日禦”,即駕馭六龍日車巡天的神祇。

  2. 天文與曆法的象征
    隨着神話曆史化,羲和逐漸成為天文觀測和曆法制定的象征,漢代文獻常将其與時間秩序相關聯,例如《楚辭·離騷》中“吾令羲和弭節兮”即以羲和代指太陽運行規律。


三、文化寓意與争議

  1. 性别與身份争議
    部分學者認為“羲和”可能指代兩個氏族(羲氏與和氏),或與月神常儀為同一人物的分化,反映了神話在傳播中的演變。

  2. 姓名學中的運用
    現代取名時,“羲”象征智慧與正義,“和”寓意和諧,組合後被賦予“大智大勇、調和萬物”的期許,但需注意其神話背景的文化厚重感。


四、其他代指

總結

“羲和”的涵義經曆了天文官職→神話形象→文化符號 的演變,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尚書·堯典》《山海經》及漢代天文類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熬活半道罷棄北發北太平洋暖流便中倉庫硩陊充榦沖旨穿鑿答抗打明登蹑邸弟黩穹耳掴子負怙撫轅浮雜改殡蓋棺貴卿歸行紅木花缦貨包膠舟階陳禁毀盡止巨蠹舉止言談藍黑臨危下石鹿耳巾奈何配坐骈奏淺慮橋起绮缟趨權附勢屈受鋭勢賽答散發抽簪三儒散失剡楮睡雨讨取天籁提出忘己玩愒位秩相并銜痛脅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