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夕鼓的意思、夕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夕鼓的解釋

傍晚報時的鼓聲。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春郊纔爛熳,夕鼓已砰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夕鼓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字面指“傍晚時分的鼓聲”,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義解析


二、曆史制度背景

唐代實行“晨鐘暮鼓”制度,夕鼓為都城管理的重要信號:

  1. 報時功能:每日黃昏(約19時),城門、宮門擊鼓示警,如《新唐書·百官志》載“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
  2. 宵禁标志:鼓聲後實行夜禁,居民不得坊外行走,違者稱“犯夜”,見《唐律疏議》卷二十六。

三、文學意象與延伸

在詩詞中,“夕鼓”常承載時空意境: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2.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 歐陽修《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1975年)
  4.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法律出版社,1999年)
  5.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
  6. 李商隱《玉溪生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箋注》(中華書局,200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夕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夕鼓”指傍晚報時的鼓聲,源自古代城市中通過擊鼓傳遞時間的習俗。其中“夕”指日落時分,“鼓”則指擊鼓的動作或鼓聲本身。

二、詳細解析

  1. 時間象征
    古代城市(如唐代長安)通過晨鐘暮鼓報時,夕鼓即傍晚的鼓聲,标志着白晝結束、夜晚來臨。例如唐代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中寫道:“春郊纔爛熳,夕鼓已砰轟”,通過鼓聲與自然景象的對比,突出時間流逝。

  2.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夕鼓”可比喻事情進入尾聲或階段即将結束,例如用“夕鼓已鳴”形容期限臨近。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引申,需結合語境判斷。

三、相關擴展

四、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三郎百索傍觀者審,當局者迷别紀步遊慘號鏟咋稱霸誠歸齒盼此屬從侄竄句打法吊帶抖抖擻擻杜浣花發橫耍野分配婦好墓府庭革委會咕咚函洛畫箭歡熾環拿疾博徑術巨镬钜鹿侯鞠弭遴考旅腸麥垅毛地黃旄端猛劑面授機宜名缰利鎖臬府溺心滅質叛逆平絨聘命品字坑諐陽輕駕曲從麝幄首端屬當水盜夙誠貪沓添辦蹄聲夏時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