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蕃的意思、西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蕃的解釋

(1).特指 吐蕃 。 唐 高適 《賀哥舒大夫破九曲》詩:“遙傳副丞相,昨日破 西蕃 。”

(2).亦作“ 西藩 ”、“ 西番 ”。我國古代對 西域 一帶及西部邊境地區的泛稱。《晉書·桓伊傳》:“臣過蒙殊寵,受任西藩。”《南齊書·周盤龍傳》:“師不淹晨,西蕃剋定。”《北史·西域傳序》:“ 煬帝 時,乃遣侍禦史 韋節 、司隸從事 杜行滿 使於西藩諸國。”《明史·西域傳二·西番諸衛》:“西番即西 羌 ,族種最多,自 陝西 歷 四川 、 雲南 西徼外皆是。”

(3).指 印度 。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殺青》:“ 西蕃 用貝樹造成紙葉, 中華 又疑以貝葉書經典。”

(4).舊時對西洋人的泛稱。

(5).我國少數民族*********的舊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西蕃”是中國古代對不同時期西部邊疆及周邊區域的泛稱,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分析。以下是其多層次解釋:

  1. 特指吐蕃政權
    唐代起,“西蕃”常指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7-9世紀)。例如高適《賀哥舒大夫破九曲》中的“昨日破西蕃”即指吐蕃。吐蕃滅亡後,宋、元、明文獻仍沿用此稱代指藏地,如《明史》将藏族聚居區統稱“西蕃諸衛”。

  2. 西域及西部邊境的泛稱
    廣義上指代西域(今新疆至中亞)與西部邊疆,如《北史》載隋炀帝派遣使節“使于西蕃諸國”,此處涵蓋西域諸國。

  3. 對西洋人的舊稱
    明清時期擴展為對歐洲人的泛稱,如《天工開物》提到“西蕃用貝樹造紙”,這裡的“西蕃”可能指印度或東南亞,但後期逐漸指向西洋。

  4. 民族指代
    曆史上曾作為普米族的舊稱,屬于少數民族的特定稱謂。

  5. 詞源演變
    源自藏語“蕃”(Bod),元朝蒙古語轉譯為“土伯特”,清代漢文文獻演變為“西番”,後定型為“西藏”。

該詞具有時空動态性,需結合文本年代判斷具體指向。例如唐代多指吐蕃,明代可能涵蓋藏區及西域,清代則逐漸被“西藏”取代。研究曆史文獻時需注意上下文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西蕃》的意思

《西蕃》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指代西方國家或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西蕃》這個詞的部首是「言」和「艸」,拆分後的筆畫總共有16畫。

來源

《西蕃》這個詞最初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例如《史記》、《漢書》等,用來描述西方的地域或國家。在古代中國,西方被認為是邊陲之地,因此西方地域的稱謂會帶有一定的陌生感。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西蕃》可以寫作「西蕃」,即保留了原始的簡體字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書寫形态有所不同,所以《西蕃》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也有一定的差異。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文獻而異,但一般會保留「西」和「蕃」這兩個字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在古代,中國人對于《西蕃》的了解非常有限。
2. 傳說中的《西蕃》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地方。

組詞

西方、蕃地、西邊、輔蕃、遠蕃

近義詞

西方、西域、異域、番邦

反義詞

東方、中土、内地、本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