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諧讔的意思、諧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諧讔的解釋

諧辭隱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然文辭之有諧讔,譬九流之有小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諧讔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合成詞,由“諧”與“讔”二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修辭語境,指代一種兼具诙諧幽默與隱晦暗示特點的語言表達方式。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分析如下:

  1. “諧”的本義與引申

    “諧”原指聲音的和諧(如《尚書·舜典》載“八音克諧”),引申為言語的诙諧、風趣。在“諧讔”中,“諧”側重表達形式的輕松戲谑,帶有逗趣、調侃的意味。此義可見于《文心雕龍·諧隱》:“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 。

  2. “讔”的特定含義

    “讔”是更為罕見的字,其核心含義是隱語、謎語,特指那些不直接言明本意,而需通過暗示、隱喻、雙關等方式曲折表達的話語。如《呂氏春秋·重言》記載:“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高誘注:“讔,謬言。”此處“謬言”即指隱晦難解之言。。

  3. “諧讔”的合成義

    将“諧”與“讔”結合,“諧讔”即指:

    采用诙諧、戲谑的語言形式,包裹着隱晦、暗示或諷喻内涵的表達方式。 它既要求語言表面風趣引人發笑(諧),又要求其深層含義含蓄曲折、耐人尋味(讔),是幽默與隱晦的結合體。這種表達常用于古代寓言、諷谏、謎語或文人雅士的機鋒對答中。其功能不僅是娛樂,更在于通過輕松的形式傳遞嚴肅或不便明言的内容。。

“諧讔”是一種特殊的修辭或言語策略,其本質在于以諧趣為表,以隱義為裡。它要求表達者既具備幽默感,能運用俏皮、風趣的語言吸引注意;又需精心設計,使真實意圖藏于言外,需聽者或讀者揣摩領悟。這種表達方式在古代文學、政治諷喻和民間智慧中均有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

“諧讔”是一個古典文學術語,指诙諧的隱語或謎語,常見于古代文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構詞拆分

    • 諧:本義為和諧,引申為诙諧幽默。《說文解字》注“諧,詥(和)也”(),後用于指語言風趣,如“諧劇”“諧星”。
    • 讔:指隱語、謎語,《集語》釋為“廋語”(),即通過雙關、比喻等手法含蓄表達含義。
  2. 合義
    “諧讔”即诙諧的隱語,兼具幽默性與隱含意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指出其特點:“文辭之有諧讔,譬九流之有小說”,強調其文學價值雖非正統,卻獨具趣味性()。

應用示例

曆史地位

劉勰認為“諧讔”雖屬“小道”,但具有“振危釋憊”的作用,可調節嚴肅文風()。其形式對後世寓言、俳諧文學影響深遠。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文心雕龍》原文或漢典網()。

别人正在浏覽...

安樂敗龜闆白魚赤烏寶珥标持不到頭不祧之祖差悮琛寳吃虧初發芙蓉垂雲觸齧辭憚低回滌濯鬥分端端吠形吠聲扶傷供祀緩帶宦囊歡朱國恢谑徽猷嬌女假言嘉議大夫譏呵斤正記住勞倦連苕六五眉軒蒙聾嘧啶骿脅蚍蜉援仟仟窮空權埶榮慕鋭角搔動舍車保帥生賴噬搏授簡淑孝私告天色填替頭派王社硙輪香燭笑喜喜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