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帆。謂停船。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一:“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蒼蒹。” 李壁 注:“卸席,謂落帆也。”
“卸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基本含義
指船隻降下船帆、停靠岸邊,常見于古代詩詞或文獻中。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中寫道:“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蒼蒹”,李壁注釋為“卸席,謂落帆也”。
字詞解析
少數資料(如)提到“卸席”可引申為官員卸去官職,但此用法在古籍和現代漢語中均不常見,可能與其他成語(如“解甲歸田”)混淆,需謹慎使用。
“卸席”的核心含義為停船時降帆,多見于文學描述。若需表達“離職”含義,建議優先使用更通用的詞彙(如“卸任”“辭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王安石原詩及相關注釋。
《卸席》是指客人走後由主人或仆人将用過的坐席卸下來,即卸去坐席的意思。
《卸席》的拆分部首是卩、巾,共3個筆畫。
《卸席》是由卸和席合并而成的一個詞語,席是指座位上所鋪的坐墊,卸則是指取下、脫掉的意思,組合在一起表示将用過的坐席取下來的動作。
《卸席》的繁體字為「卸席」。
在古代,「卸席」的漢字寫法為「降席」。
1. 客人離開後,仆人立刻卸席收拾起來。
2. 主人親自卸席送客,顯示了對客人的重視。
卸席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卸席子」、「卸席褥」等。
卸席的近義詞有「撤席」、「收席」等。
卸席的反義詞可以是「鋪席」、「擺席」等,即将坐席放置上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