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協讚 ”。協助;輔佐。《三國志·蜀志·來敏傳》:“﹝ 來忠 ﹞與尚書 向充 等并能協贊大将軍 姜維 。”《宋書·武帝紀中》:“皆社稷輔弼,協讚所寄。”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謝官表》:“監邊則盡護羣師,侍幄則協贊萬幾。” 錢基博 《辛亥革命運動中之蔡锷》:“ 世凱 之出也,遣 唐紹儀 赴 滬 媾和,而命 度 ( 楊度 )南下協贊。”
見“ 協贊 ”。
“協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é zàn,其核心含義為協助、輔佐,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古代文獻中的用例
現代釋義擴展
現代語境中,“協贊”較少使用,但在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仍可見,多指集體協作或對重要事務的支持,如“協贊公益事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宋書》等古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查閱詳細釋義。
協贊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協助贊助或共同贊助。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和貝,筆畫數為10。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和進化過程。
協贊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協贊」。
在古代漢字中,協贊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協助讚助」,這是一種更加傳統和古老的表達方式。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我們需要你的協贊和支持。
協贊可以根據需要和語境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短語或句子,如協贊者、協贊項目等。
與協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協助贊助、共同贊助等。
與協贊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獨立贊助、個人贊助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