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然的意思、洩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然的解釋

懈怠貌。《明史·齊泰黃子澄等傳贊》:“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洩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洩然是古漢語中的罕見詞彙,現多作為“油然”的通假字使用,主要見于道家典籍,形容水流自然彙聚或萬物順應天道、不着痕迹的狀态。其釋義與哲學内涵如下:


一、本義解析

  1. 水流歸聚之貌

    指水流自然彙集、無聲無息融入江河的狀态。如《莊子·知北遊》中“油然漻然,莫不入焉”(“油然”或作“洩然”),描述水流順應地勢悄然歸合之象。

    《經典釋文》引古本:“油然,本亦作洩然。”(來源:陸德明《經典釋文》)

  2. 道家哲學引申

    在道家語境中,喻指萬物依循自然規律運行,不刻意、不強求的和諧狀态。如《莊子集釋》釋為“萬物之自化,皆洩然無滞”。

    《莊子·知北遊》:“油然不形而神。”(來源:郭慶藩《莊子集釋》)


二、通假關系考據

“洩然”與“油然”因音近(古音同屬餘母)而通假,表“自然而然”之意。例如:


三、現代使用建議

現代漢語中“洩然”已罕用,若需表達“自然無為”之意,宜用“油然”或“澹然”。古籍引用時需結合上下文辨析通假關系,避免歧義。

主要參考文獻:

  1.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2)
  2. 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 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網絡擴展解釋

“洩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出處與用法

  1. 經典文獻:
    該詞曾出現在《明史·齊泰黃子澄等傳贊》中:“是豈洩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此處通過對比,強調“洩然”指對國家事務漠不關心、消極懈怠的态度。

  2. 構詞分析:

    • “洩”通“懈”,意為松懈、懶散(如《詩經》中“洩洩”形容閑散緩慢);
    • “然”為形容詞後綴,表示狀态。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曆史類文本中,用于描述人或群體的消極狀态(如對職責、事務的怠慢)。

注意事項

需注意“洩”與“懈”的通假關系,避免将“洩然”誤解為“洩漏”等現代常用義。若需更詳細古文例證,可參考《明史》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暗蛩剝怨拔脫辨眼并為一談碧玉花伯伯不賢都頭癡心垂手可得存立答訪丹绮佃人惰失兒媳婦兒諷世涪漚歌曲肱膂怪誕不經官廕鴻篇謊漢子畫一胡坐嘉況酒盧舊職君家菓拘提闿闡苦海襕帶浪人老帳陵替柳公權吏秩龍帳論問茅賦面闊模碑能奈撚須怒形于色排除異己切記邱虛生知使物禗禗訟端調停同岑挽鹿車逶迆曉雞惜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