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廨署的意思、廨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廨署的解釋

官署。 晉 左思 《吳都賦》:“營屯櫛比,廨署棊布。”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周廬綺合,廨署星分。”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 長安 ﹞城内布列宗廟社稷,百官廨署,不使雜人居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廨署是中國古代指官員處理公務的場所,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釋義與字源 "廨"字從廣部,本義為官吏辦公的房舍,《說文解字》釋作"公廨也"。其形旁"廣"與建築相關,聲旁"解"表音。"署"字從罒部,原指部署、安排,後引申為處理公務的機構。《古代漢語詞典》載明二字連用特指官府治事之所。

二、功能特征 作為衙署建築群的核心區域,廨署包含廳堂、案牍房、庫房等職能空間。唐代李善注《文選·潘嶽<閑居賦>》時強調其"治事之所"的本質屬性,區别于官員私宅。

三、曆史演變 漢代已出現明确建制,《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繕修廨署"的官方行為。宋代《營造法式》規範其建築規格,明清時期形成前衙後邸的典型格局,兼具行政與居住功能。

四、相關詞語 • 廨舍:側重建築實體 • 衙署:強調官方屬性 • 官廨:突出所有權歸屬

主要參考來源:

  1.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2002年版)
  2. 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3.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建築史》

網絡擴展解釋

“廨署”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官吏辦公場所的合成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廨署”指官府或政府機關的辦公處所,由“廨”和“署”兩字組合而成:

二、曆史文獻例證

  1. 晉代:左思《吳都賦》描述“廨署棊布”,體現官署密集分布的特點。
  2. 唐代:杜甫詩句“廨署容秋螢”暗指官署的簡樸環境;楊炯則以“廨署星分”形容機構布局的規整。
  3. 現代研究:《中國通史》提到長安城内“百官廨署”與居民區嚴格分離,凸顯其行政功能。

三、功能與延伸

四、與現代用詞對比

現代漢語中,“廨署”已較少使用,多被“政府機關”“辦公樓”等替代,但其作為曆史詞彙仍常見于古籍研究與文學賞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廨”或“署”的單獨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谀逢迎辦差飽餍表壓襯飯沖冠眦裂丑差除根錯意悼恨彫年帝州洞房花燭恩光二王後蜂飛奉攀高度角光怪陸離觀貌察色鼓鼻筕篖漢堡包畫餅驩合驕傲交吻句調決獄橘核舉直厝枉克逮克容蘭章列聖流離緑肥緑蒲節媚氣梅園面骨耐煩楄柎蠯蜃乾谿巧麗親擥認定熱能三繞鵲山脈深耕身退功成雙饷輸嘴宿懵貪漁鐵砂挽辂五時衣小攤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