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廨署的意思、廨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廨署的解釋

官署。 晉 左思 《吳都賦》:“營屯櫛比,廨署棊布。”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周廬綺合,廨署星分。”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 長安 ﹞城内布列宗廟社稷,百官廨署,不使雜人居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廨署”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官吏辦公場所的合成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廨署”指官府或政府機關的辦公處所,由“廨”和“署”兩字組合而成:

二、曆史文獻例證

  1. 晉代:左思《吳都賦》描述“廨署棊布”,體現官署密集分布的特點。
  2. 唐代:杜甫詩句“廨署容秋螢”暗指官署的簡樸環境;楊炯則以“廨署星分”形容機構布局的規整。
  3. 現代研究:《中國通史》提到長安城内“百官廨署”與居民區嚴格分離,凸顯其行政功能。

三、功能與延伸

四、與現代用詞對比

現代漢語中,“廨署”已較少使用,多被“政府機關”“辦公樓”等替代,但其作為曆史詞彙仍常見于古籍研究與文學賞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廨”或“署”的單獨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廨署的意思

廨署(xiè shǔ)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管理官署、機關大廈。

廨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廨字的拆分部首是廣字底,它由9個筆畫組成,底部有一個"廣"字旁。

署字的拆分部首是網字旁,它由13個筆畫組成,上部是"罒"字旁。

廨署的來源

廨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八年》一書中,用來指代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古代,廨署主要是指管理官署、機關大廈的地方。

廨署的繁體字

廨署的繁體字是 "廨署",沒有變化。

古時候對廨署漢字的寫法

在古代,廨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廨署可以寫作“廨署”、“廨署”等。

廨署的例句

1. 這座廨署是國家重要的管理機構。

2. 我們可以去廨署咨詢相關政策。

廨署的組詞

1. 廨署部門

2. 廨署人員

3. 廨署工作

4. 廨署大樓

廨署的近義詞

機關、官署、政府、部門

廨署的反義詞

民間、私營、非官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