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調一緻。《宋書·巴陵哀王休若傳》:“上以 休若 和善,能諧緝物情,慮将來傾幼主,欲遣使殺之。”《南史·張永傳》:“時 蕭思話 在 彭城 , 義宣 慮二人不相諧緝,與 思話 書,勸與 永 坦懷。”
“諧緝”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及來源:
根據,“諧緝”讀作xié jī,本義指言辭巧妙、機智幽默的表達方式。其中“諧”強調诙諧幽默,“緝”指捕捉關鍵點,整體形容用巧妙的方式抓住問題核心進行表達。多用于描述語言或應對的機智性,例如在辯論、演講等需要靈活應答的場合。
在古籍中,“諧緝”多表示協調一緻,常見于曆史典籍:
需根據語境區分含義:
諧緝(xié j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諧指的是和諧、融洽,緝指的是追捕、搜尋。因此,諧緝的意思是追求和諧、追求融洽。
諧緝由諧和緝兩個字組成。諧的部首是讠,緝的部首是纟。諧的總筆畫為9畫,緝的總筆畫為11畫。
諧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乾卦》中的注釋中,意味着追求和諧。後來,諧緝逐漸被使用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用語中,用來表達對和諧、融洽狀态的向往和追求。
諧緝的繁體字為「諧緝」。
在古時候,諧緝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較為流行的古代寫法是「諧緝」或「諧捷」,意思相同。
1. 他們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努力諧緝彼此的關系。
2. 環境的諧緝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
諧緝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彙:
1. 諧緝關系
2. 諧緝發展
3. 和諧諧緝
與諧緝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和諧
2. 協調
3. 融洽
與諧緝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沖突
2. 不和諧
3. 不協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