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攜扶的意思、攜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攜扶的解釋

亦作“攜扶”。1.猶言扶老攜幼。 唐 韓愈 《祭穆員外文》:“ 建中 之初,予居于 嵩 。攜扶北奔,避盜來攻。”

(2).攜帶扶持;攙扶。 宋 曾鞏 《永州軍事推官孫君墓志銘》:“既葬,攜扶幼老,将就食 淮南 。” 宋 真德秀 《遊鼓山》詩:“願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攜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 扶老攜幼 指帶領、照料不同年齡的人共同行動,常用于形容集體遷移或互助場景。例如唐代韓愈在《祭穆員外文》中提到“攜扶北奔,避盜來攻”,描述為躲避戰亂而帶領家人遷徙的情景。

2. 攜帶扶持 強調同時攜帶物品并給予幫助,如宋代曾鞏《永州軍事推官孫君墓志銘》所載“攜扶幼老,将就食淮南”,體現物質與人力雙重支持的含義。

3. 攙扶動作 指具體的肢體扶持行為,如宋代理學家真德秀《遊鼓山》詩句“著力相攜扶”,直接描述用手攙扶的動作。


詞義構成

使用注意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口語中更常用“攙扶”“照顧”等替代。反義詞為“欺淩”,但現代語境中較少直接對比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查閱韓愈、曾鞏等原作(來源标注、2、4)。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攜扶》的意思

《攜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攜帶和扶持。它表示人與人之間互相攜帶、幫助和扶持,共同度過困難和挫折。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攜扶》的拆分部首是扌(手),攜的筆畫是9,扶的筆畫是4。

來源

《攜扶》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最早出現在《尚書·大禹谟》中。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攜帶、幫助和扶持,共同度過困難和挫折的現象。

繁體

《攜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擕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攜扶》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古代寫法有「攜扶」、「攜扶」等。

例句

1. 他們是朋友,經常互相攜扶,共同克服各種困難。

2.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懂得攜扶互助,而不是相互競争。

組詞

攜帶、扶持、攜手、扶助、攜程等。

近義詞

攜手、扶持、互助、合作。

反義詞

背離、抛棄、孤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