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霞衣的意思、霞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霞衣的解釋

(1).以雲霞為衣。 南朝 梁 沉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雲錦不須織。”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劉秘書》詩:“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後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荊妻亦頂星冠。” 清 葉申芗 《本事詞》:“門啟,有人引入堂宇,見二仙子,璚冠霞衣。”

(2).喻輕柔豔麗的衣服。 唐 李峤 《舞》詩:“霞衣席上轉,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詩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綠色的風,拂你霞衣,吉祥的雲為你撐傘。”

(3).指雲霧、煙霞。雲能遮,霧能障,故稱。 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峯雲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谏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後奉寄》詩:“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颻。” 前蜀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二:“石壁霞衣猶半挂,松風長似鳴琴。”

(4).指輕柔美麗的外表。 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迸玉閒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此指筍箨。 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窈窕春風前,霞衣欲輕舉。”此指花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霞衣”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綜合理解:

  1. 仙道服飾
    原指以雲霞制成的衣物,象征仙人的裝束。例如南朝梁代沈約《和劉中書仙詩》中“霞衣不待縫,雲錦不須織”,以及江淹詩句“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均描繪了仙人服飾的缥缈意象。明代屠隆的《綵毫記》中“身未稱霞衣”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2. 輕柔豔麗的衣物
    引申為形容人間華美服飾,如唐代李峤《舞》詩“霞衣席上轉,花袖雪前明”,宋代柳永《荔枝香》中“金縷霞衣輕褪”,均以霞光比喻衣物的輕盈絢麗。

  3. 自然景象中的雲霧煙霞
    因雲霧如輕紗遮障,古人常以“霞衣”喻指山間煙霞。例如唐中宗《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以及孟郊詩句“霞衣相飄颻”,均将自然景觀拟人化。

  4. 象征美麗的外表
    廣義上可指代人或事物的美好形态,如現代詩句“霞衣為你撐傘”,即用此意表達視覺美感。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兼具具象與抽象表達,常見于古典詩詞及道教文化相關文本。若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南朝至明清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霞衣

霞衣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霞”和“衣”。

部首和筆畫

“霞”字的部首是“雨”字旁,總筆畫數為16。

“衣”字的部首是“衤”字旁,總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霞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傳統。其中,“霞”代表着盛夏時,太陽升起時天空中出現的五彩斑斓的光華,象征美麗、燦爛和輝煌;“衣”則是指衣飾、服裝。因此,“霞衣”一詞原指一種美麗、絢麗的衣飾。

在繁體漢字中,霞衣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對于“霞衣”的寫法一種可能是“霞衣”字的上半部分類似于現在的“黽”字,下半部分和現在的寫法接近。

例句

1. 她穿着一襲五彩斑斓的霞衣,猶如仙女一般。

2. 在盛夏的陽光下,大街小巷都洋溢着霞衣般的色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霞光、霞彩、霞帔。

近義詞:錦衣、彩衣、絢麗。

反義詞:晦暗、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