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饷的意思、下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饷的解釋

謂收工吃飯。 唐 戴叔綸 《女耕田行》:“日正南岡下餉歸,可憐朝雉擾驚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下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午後時分或下午,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時間指向

    指一天中日偏西至日落前的時段,即午後到黃昏之間。例如:"農人荷鋤歸,正值日下饷"(農夫扛着鋤頭回家時,正好是太陽西斜的下午)。

  2. 詞源演變

    "饷"本義為送飯食(如"饷田"指給田間勞作者送飯),後引申為用餐時間。"下饷"即下午的進餐時段,逐漸固化為泛指下午。對比"晌午"(正午),"下饷"更側重午後偏晚。


二、文獻例證

  1. 古代白話小說用例

    《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二回:

    "等到下饷,隻見西門慶來家。"

    此處"下饷"明确指下午,反映明代口語用法。

  2. 農事記載

    清代農書《授時通考》載:

    "耕者晨作而午息,下饷複力田至暮。"

    印證"下饷"與勞作時段密切相關。


三、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語境中僅見于: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下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下饷”指收工吃飯,即勞作結束後休息進食。該詞由“下”(結束、收工)和“饷”(送飯或飯食)組合而成,常見于描述農耕或勞作的場景。


二、出處與例證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女耕田行》中寫道:“日正南岡下饷歸,可憐朝雉擾驚飛。”此句描繪了農婦正午收工歸家用餐時,驚飛野雞的情景,印證了“下饷”與勞作休息的關聯。


三、字詞分解

  1. 下:此處指“結束勞作”或“時間靠後”,如“下午”。
  2. 饷:原指給田間勞動者送飯(《說文解字》),後引申為軍警薪給(如“糧饷”)。

四、文學對仗用法

在《笠翁對韻》中,“下饷”與“高舂”(黃昏時分)對仗,可能擴展指下午時段,但核心仍圍繞“勞作後休息”展開。


五、近義與關聯詞


“下饷”是古代描述農事或勞作後休息進食的詞彙,兼具時間與動作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女耕田行》原文或《笠翁對韻》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子鈴邊遼徧施表旗标線别愁不得要領參質常筭趁水和泥饬兵憃弱蟲文點指劃腳多如牛毛返還發指風觀訃電告哀戈殳貢新河漕衡服橫頭橫腦監燭節時伎坊急斂暴徵客行匡濟零籠龍尾馬溜子美差年限骈肩累足劈曆品德千山萬壑潛質窮經窮研全都曲章熱能镕金三庚沙頭深耕易耨繩束神瑞絲染思疑索命讨筊條檢彤盧無經小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