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問的意思、下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問的解釋

[learn from ons's inferiors]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詳細解釋

問于在己之下者。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以上問于下,皆謂下問。《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管子·戒》:“﹝ 隰朋 ﹞之為人,好上識而下問。”《後漢書·方術傳上·樊英》:“ 英 既善術,朝廷每有災異,詔輙下問變復之效,所言多驗。”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申下問於 伯陽 ,屈帝師於 郯子 。” 宋 李綱 《與張樞密書》:“主上勵精圖治之切,深愧荒疎,不足以副下問之意。” 魯迅 《書信集·緻林語堂》:“惟既屢承下問,慨然知感,遂辄略布鄙懷,萬切曲予諒察為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上級或地位較高者向比自己地位低、學識淺或經驗不足的人請教,強調謙遜求教的态度。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出處

  1. 基本釋義
    指不因身份或地位差異而羞于向下級、晚輩或不如自己的人詢問,常見于表達虛心學習的态度。
    例句: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 詞源與經典引用

    • 源自《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管子·戒》中提到隰朋“好上識而下問”,體現向他人學習的智慧。
    • 後漢書記載樊英因擅長術數,朝廷常“下問變複之效”,說明其應用場景。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1. 適用語境

    • 職場/官場:上級主動了解下級的工作進展或意見。
    • 學術交流:學者向晚輩或跨領域學習者請教。
    • 日常修養:強調謙虛品質,如“不恥下問”已成為成語。
  2. 常見誤區
    部分文獻(如)提到“下問”可能用于追責或權力鬥争,但此用法較少見,更多是誤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例句,可參考《論語》《後漢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問的意思

《下問》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幾個意思:

1. 詢問、打聽。表示向他人詢問問題或尋求幫助。

2. 質問。用于質問他人的行為或态度。

3. 審問、訊問。表示對犯罪嫌疑人或證人進行詳細調查和詢問。

4. 指控、控告。表示對他人提起法律訴訟。

下問的部首和筆畫

《下問》是由“⺍”和“問”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是單獨的部首,常被稱為“走之偏旁”或“走之旁”。它的意義與行動有關。

“下”部的筆畫為3畫,“問”部的筆畫為6畫,總共9畫。

下問的來源

《下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對“⺍”部的解釋。《說文解字》是由東漢末年的許慎編纂的一部古代漢字字典。其中有關“⺍”部的解釋中提到:“⺍,行之初號。”意思是“⺍”代表行動的開始。

下問的繁體字

《下問》的繁體字為“下問”,部分地區或傳統書寫中可能會使用該繁體字形。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區别。關于《下問》這個詞,在古代有時候會寫作“下問”(“門”取代了現代的“門”)。

下問的例句

1. 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隻好下問他人。

2. 他冷冷地下問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3. 警察正在對嫌疑人進行下問,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線索。

4. 我們需要去法院下問對方,以解決這個糾紛。

與下問相關的詞語

相近義詞:詢問、質詢、審問、訊問、盤問、追問

反義詞:回答、答複、回應、應答

下問相關的組詞

1. 下達:發出命令或通知。

2. 問答:提問和回答的過程。

3. 問候:向他人緻以問候和祝福。

4. 下屬:下級、部下。

5. 問題:需要回答或解決的事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