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孝子慈孫的意思、孝子慈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孝子慈孫的解釋

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孫後輩。《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弑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古人之所謂蔔其宅兆者,乃孝子慈孫之心,謹重親之遺體,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祖宗雖沒了,然而孝子慈孫,追遠起來,便如在其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孝子慈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ào zǐ cí sūn,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對父母和祖先孝順、恭敬的子孫後代,強調家族中代代傳承的孝道精神。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特點


4.例句與延伸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孟子》或曆代文人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孝子慈孫》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孝子慈孫》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孝順父母的子女以及孝順祖父母的孫子。這個成語體現了中華民族尊敬和弘揚孝道的價值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孝》:宀(寶蓋頭部),兀(八的變體),一共3畫。
-《子》:子(子字底部),一共3畫。
-《慈》:忄(心字底部),田(田字旁),一共11畫。
-《孫》:子(子字底部),一共4畫。

來源和繁體

《孝子慈孫》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為政篇》。孔子對他的學生顔回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顔回回答道:“慎言之,孝者也。”孔子半信半疑,想要試探他對孝敬父母的程度,于是問道:“回味孝乎?”顔回回答:“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段對話中的“孝子”一詞,形容了顔回的孝心,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在繁體字中,成語《孝子慈孫》的寫法是「孝子慈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成語《孝子慈孫》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有些字形可能存在變化,例如孝的字形會有些許差異。

例句

1. 他是個孝子慈孫,每天都會去看望他的父母和祖父母。

2. 孝子慈孫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孝子、孝順、慈父、孝敬。

近義詞:孝順敬愛。

反義詞:不孝不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