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徭的意思、小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徭的解釋

供官府雜使的徭役。《三國志·魏志·倉慈傳》“ 魏郡 太守 陳國 吳瓘 ……鹹為良二千石”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又起文學,聽吏民欲讀書者,復其小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及曆史文獻記載,“小徭”一詞的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指古代官府征派的輕微勞役或雜務,屬于較輕的徭役類型,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例如《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用的《魏略》提到“復其小徭”,即免除這類雜役。

二、詞語構成 由“小”(輕微、次要)和“徭”(勞役、賦稅)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輕微的勞役”。

三、曆史出處 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三國志·魏志·倉慈傳》注引記載,官府通過減免小徭鼓勵百姓讀書,側面反映其作為基層雜役的性質。

四、現代用法引申 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不費力的任務”或“輕松的工作”,用于形容無需繁重付出的勞動場景。

建議拓展:若需了解徭役制度的曆史演變,可查閱《魏書·食貨志》等文獻,進一步對比“正役”“雜徭”等分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徭是什麼意思

小徭(xiǎo yáo)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輕微的苦難、困擾或勞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徭的部首是彳(chì),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小徭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民勞》中,“居岸烈烈,伐木丘丘,小徭大來。”這句詩描繪了人們艱苦勞作的場景。

繁體

小徭的繁體字是小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小徭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總體上仍然保持彳和行的結構,表達了勞苦辛苦的意思。

例句

1. 他承受了小徭,默默地努力工作。

2. 這個村莊的居民每天都面臨着小徭。

組詞

小徭工作、小徭人民

近義詞

輕苦、輕微辛勞、小困擾

反義詞

大徭、重壓、巨大困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