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夷暮跖的意思、朝夷暮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夷暮跖的解釋

早晨被譽為 伯夷 ,晚上被貶作 盜跖 。形容時論毀譽多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之兩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 夷 暮 跖 ,亦可以觀世變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朝夷暮跖”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早晨被贊為伯夷,晚上卻被貶為盜跖”,比喻輿論對人的評價變化無常,毀譽瞬息萬變。伯夷是商周時期以清廉高潔著稱的賢人,而盜跖則是傳說中兇殘貪婪的大盜,兩者形成極端對比。

2. 詞語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沈德符的《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原文以“邵之兩年昌言……朝夷暮跖”描述人物因時局變化而遭受截然不同的評價,反映社會輿論的動蕩。

3. 語法與結構

4. 應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個人或事物因外界環境、輿論風向變化而受到截然不同的評判,常見于曆史評述、社會現象分析等語境。例如:“名人的聲譽常如朝夷暮跖,受制于輿論浪潮。”

提示:此成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文學或學術讨論中,日常交流建議結合上下文解釋,避免晦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夷暮跖是一個由4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言論或态度跟朝夷(朝朝夕夕地侍奉君主)和暮跖(黃昏時候跪拜地上耕地)兩種極端态度相對立。下面是有關這個詞語的更多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朝(左邊的部首是木,右邊的部首是月,總計有12個筆畫) 夷(左邊的部首是大,右邊的部首是人,總計有5個筆畫) 暮(左邊的部首是日,右邊的部首是莫,總計有13個筆畫) 跖(左邊的部首是足,右邊的部首是直,總計有14個筆畫) 來源: 《朝夷暮跖》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在《莊子》一書中有相關的記載。 繁體: 這個詞語的簡體字是“朝夷暮跖”,對應的繁體字是“朝夷暮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關于《朝夷暮跖》這個詞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需要詳細的考證。由于篇幅有限,無法在此一一列舉。 例句: 1. 他的言行舉止既不像朝夷,也不像暮跖。 2. 這個人總是處于朝夷暮跖之間,無法做出明确的選擇。 組詞: 朝陽、朝氣、夷平、夷狄、舞跖、跖部、暮年、暮霭等。 近義詞: 朝令暮改、一日三秋、氣宇軒昂、矯情造作。 反義詞: 朝夕、同心協力、隨波逐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