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校藜的意思、校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校藜的解釋

《三輔黃圖·閣》:“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授《五行洪範》之文。”後因以“校藜”謂精心校勘書籍。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劫灰錄補注跋》:“僕雖不才,固嘗侍從 蘭臺 ,校藜 天祿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校藜”的詞義解釋,綜合多個古籍典故和權威詞典分析如下:

一、核心含義

“校藜”指精心校勘書籍,源自漢代劉向校書的典故。據《三輔黃圖·閣》記載,劉向在天祿閣校書時,有黃衣老人持青藜杖相助,借火光為其照明并傳授文獻,後以“校藜”代指嚴謹的文獻考訂工作。

二、典故出處

  1. 《三輔黃圖》記載:劉向在漢成帝末年校書天祿閣時,遇黃衣老人以青藜杖吹火照明,助其完成《五行洪範》的校勘。
  2. 清代引用:葉廷琯《吹網錄》中“校藜天祿”即化用此典,表示自己曾參與典籍校勘。

三、引申用法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典文獻或詩詞化用的場景中。需注意與“校尉”“藜麥”等現代詞彙區分(中提到的“軍銜”解釋缺乏其他文獻佐證,可能為誤錄)。

如需更詳細典故原文或相關詩詞用例,可參考《三輔黃圖》《吹網錄》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校藜的意思

校藜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察看清楚、驗看。它可用來形容審視事物準确而仔細。

校藜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校藜由“木”和“艸”兩個部首組成。

校的筆畫數為4畫,“木”部首在右,上下兩個橫畫、一豎畫。

藜的筆畫數為16畫,“艸”部首在上,中間一豎畫,上下左右多個橫畫和折筆。

校藜的來源

校藜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鶴鳴》,原文為:“楚于校藜,于嗟鸠兮。”意思大緻是楚國在檢驗谷物的時候,發現有鸠鳴的聲音。

校藜的繁體

校藜的繁體字為「校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校藜的寫法與現代寫法有一些差别。其中,“藜”的部分寫作「苈」,也如「校韭」的寫法。

校藜的例句

1. 他在校藜之後,終于發現了隱藏的錯誤。

2. 在籤訂合同之前,我們要仔細校藜每個細節。

校藜的組詞

校藜的組詞有:校藜符(意為檢驗符)、校行(意為校對文字内容)等。

校藜的近義詞

校藜的近義詞有:審核、核對。

校藜的反義詞

校藜的反義詞是隨意,即不經過仔細檢查或審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