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崤函的意思、崤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崤函的解釋

亦作“ 崤崡 ”。 崤山 和 函谷 。自古為險要的關隘。 函谷 東起 崤山 ,故以并稱。 漢 張衡 《西京賦》:“左有 崤 函 重險, 桃林 之塞。”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字說·集字一》:“ 殽 ,山名; 函 ,谷名。或作 崤 崡 。”京劇《平王納媳斬伍奢》:“望雲巒和霧嶺羊腸曲險,想這裡必定是古戍 崤 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崤函”是古代中國的重要地理名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崤函(拼音:xiáo hán)是崤山與函谷關的合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大緻範圍包括三門峽市、靈寶市及陝州區。兩者因地理位置相鄰且地勢險要,常被并稱為“崤函”。

二、地理與軍事地位

  1. 地理位置
    崤山屬秦嶺山脈東段支脈,函谷關則位于崤山北麓的深谷中,東起崤山,西至潼關,形成一條狹長的險要通道。其範圍涵蓋今河南洛陽以西至陝西潼關一帶。

  2. 軍事價值
    因地勢險峻,函谷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是古代西北進入中原的咽喉要道。戰國時期,秦國憑借“崤函之固”據守關中平原,成為軍事防禦的核心屏障。

三、曆史文獻記載

四、其他說明

崤函不僅是地理名稱,更是中國古代軍事史的标志性符號,其險要地勢對中原與關中的政治、軍事格局産生深遠影響。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過秦論》及相關曆史地理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崤函》的意思

《崤函》這個詞是指古代中國山嶽之名,也可以表示兩山之間的峽谷。這個詞代表了山嶽之間的壯麗景色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崤函》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和宀(宀,表示屋頂),并且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

《崤函》一詞是中國古代地名,最早見于《詩經·大雅·崤函之篇》中。這個地名指的是今天的陝西鹹陽和渭南一帶。

繁體

《崤函》的繁體字為「崤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崤函」一詞的寫法可能不盡相同,因為漢字曆來的書寫形式存在一定的變動。但整體看來,對于「崤函」的寫法沒有太大的不同。

例句

1. 隨着車輛駛過山間的「崤函」,一片美麗的景色展現在我們面前。

2. 他沿着「崤函」徒步穿越,欣賞着險峻的山峰和怡人的自然風光。

組詞

1. 崤山(指崤函所在的山區)

2. 函谷(指兩山之間的峽谷)

3. 函谷關(指崤函所在地附近的關隘)

近義詞

1. 峽谷

2. 山間

反義詞

1. 平原

2. 谷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