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鈔謄的意思、鈔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鈔謄的解釋

抄寫謄錄。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通考》譏 漁仲 鈔謄 杜氏 原書。” 清 皮錫瑞 《經學曆史·經學積衰時代》:“取已成之書,鈔謄一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鈔謄”是由“鈔”與“謄”組成的複合動詞,指對文字進行抄寫和謄錄的行為。《漢語大詞典》将“鈔”釋為“照原樣或底稿寫錄”,如《說文解字注》中“鈔,叉取也”引申為抄錄;而“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定義為“轉錄、清寫”,強調以工整筆迹重新書寫。兩者結合後,“鈔謄”既包含原文複制,又包含整理謄清的二次加工過程。

該詞常見于古籍整理領域,例如明代藏書家毛晉《汲古閣書跋》中記載“鈔謄善本,校雠三遍”,指對珍貴文獻進行抄錄與校訂的雙重工序。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中心在《古籍修複術語》中也将其定義為“對殘損文獻進行原文謄抄并補全字迹的修複手段”。現代應用中,“鈔謄”多用于書法教學場景,如《中國書法》雜志提及“臨摹碑帖需經鈔謄階段以掌握字形結構”。

從語言發展角度看,《辭源》指出該詞在宋元時期隨印刷術發展産生詞義分化,特指區别于雕版印刷的手工謄寫工序,相關例證可見于《夢溪筆談·技藝篇》對活字印刷流程的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

“鈔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āo téng,其核心含義為“抄寫謄錄”,即對文字進行複寫或整理謄清。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鈔”通“抄”,指謄寫、複制;“謄”即照原稿重新書寫。兩字組合後,強調對已有文本的完整抄錄或整理過程。

  2. 引證與用法

    •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提到:“《通考》譏漁仲鈔謄杜氏原書”,此處指對原書的抄錄行為。
    • 清代皮錫瑞《經學曆史》中“取已成之書,鈔謄一過”,進一步說明該詞用于描述對已有文獻的謄寫。
  3. 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被“抄寫”“謄寫”等替代,但在研究古籍或文史領域仍可能遇到。


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少室山房筆叢》或《經學曆史》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寶乘八月節倉廪慘無人道漕引沉箱代售典達地帶性定策遞生端妙梵界風景不殊杆撥幹物敢做敢為跟衣拐良為娼函濡漢字畫餅劃拉瘕疾簡陋節變歲移金戺峻垝開天科教片刻苦耐勞寬安來翰梁皇忏遼浿命将墨闆木幔頻仍破體錢夾跒跁清才嬛綿瓊姿熱癢癢上升生草沈井水潑不進私利肆望酸耿炭黑鐵绠通昔外吏僞廉瑕尤系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