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指的意思、銜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指的解釋

奉旨。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臨》:“ 禹 作神鼎, 伯益 銜指,斧斤既打,憧立獨倚。” 漢 焦贛 《訟之睽》:“秋冬探巢,不得鵲鶵;銜指北去,塊我 少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銜指"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語義兩個維度解析:

一、構詞解析 "銜"字本義為馬嚼子,《說文解字》訓為"馬勒口中者"《漢典》),引申出"含、包含"之意,如《後漢書》"銜君之惠"。"指"為手指,《說文》釋作"手指也"《國學大師》),引申為指示、指向。

二、語義演變

  1. 字面義項 二者組合可理解為"口中含指"的具象動作,見于明代醫書《普濟方》卷三二七載"小兒誤銜指出血",指嬰幼兒吸吮手指導緻的損傷《中醫世家》)。

  2. 隱喻義項 清代《越諺》方言集注有"銜指自戒"之說,借嬰兒本能動作比喻自我約束行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現代語言實踐中偶見用于形容欲言又止的含蓄狀态。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七版)構詞法解析原則,曆史用例引自《四庫全書》電子版數據庫。因古籍原文數字化工程尚在進行中,部分孤本典籍暫未開放網絡訪問權限。

網絡擴展解釋

“銜指”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1. 現代常用義(表情緒)
    指用嘴銜着手指頭,形容内心充滿怨恨或憤怒的狀态。該用法多見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于刻畫人物受委屈時的情緒。例如:“他銜指而立,眼中盡是不甘。”

  2. 古代文獻義(表奉旨)
    在漢代典籍中,“銜指”意為“奉旨”,如焦贛《易林》中“伯益銜指”即指奉皇帝之命行事。此用法屬古漢語特殊表達,現代已罕見。

補充說明
需注意區分“銜指”與“銜命”(接受命令)、“銜冤”(心懷冤屈)等相近詞彙的差異。若在古籍中遇到“銜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靉靅哀咽百年大計暴殒輕生裁雲拆除纏手蟲蛆傳心棰損擔簦蕩海拔山德令電氣車彫瘁東翻西倒庉庉發憤忘食蕃踰鋒面符經顧倩歡戚狐胡毀傷火眼金睛椒鹽蹐跼疾免精膽靳秘巾栉祭星計職寄重駿駒屦舄連牆接棟鈴馬六面印龍津女掠地攻城鹿馴豕暴目的物乾茨臘箧簏清位羣落去食存信三段三遶鵲申申深思雙人舞淑化樹莓説家克計俠烈夏盟稀客